Skip to main content

36. 首次接触中的治疗关系

内容: 开始治疗的准备既涉及实际问题,也包含哲学层面的思考,但后者往往较少成为讨论的主题。
哲学方面是关于从业者的准备:这包括对他们是否准备好进行这种参与的反思,这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这要求考虑到由于治疗师的理论取向而已存在的偏见和假设,以及首次与来访者接触的结果(无论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还是转诊意见)。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首次会议延续了自初次接触起即开始的“共同创造”治疗关系的过程。正如Cohn(1997年,第33页)所指出的:
“你作为治疗师所见的来访者就是与您见面的来访者。没有所谓的来访者。如果两个治疗师见了同一个来访者,那就不是同一个来访者。”
在第一次会议之前,务必要注意已经开始的关系质量:有哪些印象留存,哪些假设正在起作用。现象学方法可以引发反思,并有助于澄清和括住预判和假定。
在第一次会议中欢迎和接待来访者并没有特定的程序:相遇的风格应反映从业者的立场。正如之前提到的,Deurzen(1997)和Binswanger(Spinelli,1989)设想的生存维度,情况中存在社会方面;治疗师如何解释和表达这一点应代表他们关于此情境中什么是合适的假设。一个来访者的合适行为对另一个来访者可能并不适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环境的反应性,可能更能够提供一种周到和个性化的欢迎。
治疗师倾听来访者的方式应该与其他会议没有不同:我们倾听的内容和方式是现存的原则。来访者的世界观在第一次言语中开始展开:叙述揭示了当前需要他们关注的重要关系和问题。治疗师关注来访者的忧虑,同时对自己偏见的意识以及来访者在会议中可能对自己的感知、对治疗师的感知,以及他们共同栖息的空间的体验保持一定意识。例如,治疗师可能意识到来访者希望以特定的方式被经验:例如,无助、有韧性、脆弱和/或理性。从业者也有意图被以特定的方式看待:例如,富有同理心、专业和/或值得信赖。
这些仅仅是开始:关系的质量将基于双方的贡献而发展——共享和共同创造,但不一定平等。双方都在关注澄清——但关注的是来访者的体验,而非治疗师的体验。
或许保持这样的认识是有益的:无法预知这对会否再次见面;双方都有选择返回或不返回的自由;我们都受制于可能阻碍我们出席的生活变故。任何一次接触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此,每个会话都应被视为“治疗”,具备其自身的独特性。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年龄: 30

性别:

职业: 程序员

主要问题: 感到焦虑和孤独

心理状态:

情绪: 焦虑

认知: 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对自身价值感到怀疑

生活事件:

近期变化: 刚刚经历了职业上的变动,换了一份新工作,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

咨询目的:

主要目标: 希望通过咨询获得对自我的更深入理解,改善与他人的沟通和关系。

来访陈述:

陈述: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陷入了孤独和焦虑,虽然工作上有了新机会,但我总是感到不安与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