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反精神病学与疯狂的社会建构
内容: 反精神病学运动反对精神病学的实践,以及其支持者视为危险和控制性治疗的方法,如电休克治疗和精神药物。“反精神病学”一词是在1960年代初由南非同事大卫·库珀提出的,他是著名苏格兰精神病学家R.D. 莱因的同事。作为其哲学的两个中心人物之一,库珀并不喜欢这个词,担心它会鼓励精神病学内部派别和狂热的产生。他建议,与其自我标榜为支持精神病学或反精神病学,治疗师应努力与客户的生活经验合作,尊重他们的“症状”作为他们选择应对环境的方式,并在治疗中给予他们自主权。
莱因(1960年,第39页)的“本体不安”概念体现了早期存在主义从业者如雅斯贝尔斯(1986年)和宾斯瓦根(1963年)的影响。个体在被剥夺了发展自己及他人身份的机会时,会产生一种根基缺失的感觉——莱因认为这正是精神分裂症的根源。莱因强调存在的相互关系方面在创造和应对这种根基缺失中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个个体的行为来理解,而必须考虑到他们周围人的行为。
反精神病学运动的第二位关键贡献者是托马斯·萨兹,他同样质疑这一术语的适当性,认为他既不信仰精神病学也不信仰反精神病学。萨兹是一位自由意志主义者,他认为心理疾病是心理和医学概念的混合,而不是如癌症那样的真实疾病。在他有争议的著作《精神疾病的神话》(萨兹,1960年)中,他主张精神疾病是一个道德而非医学问题。对于他来说,像“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这样的称谓描述了一组超出规范,且让社会强权震惊、冒犯或不安的行为。他指责精神病学界故意模糊行为与疾病之间的区别,以合法化药物“治愈”的日益使用,以及强制对某种意义上偏离社会规范的人进行“治疗”。
像莱因一样,萨兹指责精神病学的主导医学范式没有考虑到可能在“精神疾病”出现中起到作用的社会、情感、智力和文化维度。“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在这两位人物看来,被视为一种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方式——即为了帮助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生存而采用的策略。正如弗兰克尔(2004年,第134页)后来所描述的:“对异常情境的不正常反应是正常行为。”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1971年)和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1961年)也为反精神病学运动贡献了自己的观点,挑战精神病学实践的压迫性和控制性,并强调与精神分裂症等诊断相关的污名可能对个体自我概念造成毁灭性影响。德乌尔岑(2002年,第77页)在此方面进行了反思,她认为这些诊断使人们面临“终身作为精神患者的职业风险”,削弱了他们“应对生活严酷性的能力”。
莱因、萨兹、福柯和戈夫曼等人的工作强化了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类存在中相互关联性的重视,并提醒存在主义从业者,需要给客户机会在与他人真诚而真实的互动中表达和连接自身的挑战。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年龄: 32
性别: 男
心理状态:
情绪: 焦虑
主要问题: 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及人际关系中的不安
生活事件:
近期经历: 最近与合作伙伴的冲突导致了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并影响了他的自我认同感。
咨询目的:
目标: 理解并处理对社会规范的不适应,以及在个人及职业生活中找到身份认同。
来访陈述:
陈述内容: 我感觉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无法找到归属,无论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再感受快乐和满足。我想进一步了解我是谁,以及我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