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四个世界:身体、个人、社会、精神
内容: 路德维希·宾斯瓦格是一位瑞士精神病医生,曾在荣格的指导下接受精神分析培训,但后来对存在主义作家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尤其是胡塞尔、布伯和海德格尔。他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探索个人世界观的结构,基于三种存在维度——环境(Umwelt)或物理世界、社会/公共世界(Mitwelt)以及心理/个人世界(Eigenwelt)。1997年,德尔岑对这一模型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一个第四个维度——精神世界(Überwelt)。许多存在主义治疗师以此模型为基础,思考和探索客户的世界观。德尔岑-史密斯(1995年,第9页)建议,当客户详细描述他们对每个世界的体验时,他们获得了对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及其在其中位置的洞察,从而“再次对自己真诚”。
环境(Umwelt)或物理维度指的是身体与物理环境。这是最基本的维度,因为没有物理存在,我们就无法成为人类,也无法不受人造或自然力量的影响。我们世界的许多物理方面都是既定的,我们对此限制的反应是治疗上值得关注的。这个维度的关键对立包括出生与死亡,以及物理世界的扩张与收缩。
社会/公共世界(Mitwelt)则包括日常社会互动,这里包括我们对种族、性别、阶级或家庭等公共构造的态度,也包括我们与他人联系的方式,包含信任与不信任、竞争与合作以及从众与个体化等对立。这一维度反映出我们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于世界中的前提。
心理/个人维度(Eigenwelt)则反映了我们对生活中亲密他人的态度和假设,以及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最常与咨询联系在一起的维度,因为它涉及个人与自己及家庭、亲密朋友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识别出客户如何看重或贬低自己,以及他们对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的意义和态度。该维度的对立包括自我接受与自我发展,以及真实与不真实。
第四个维度是精神世界(Überwelt),其中包括我们对世界、宇宙和宇宙观的假设与视角。在这里我们找到我们的哲学和精神价值观,以及对生命及其超越领域的假设。这是一个元背景,涉及到其他三个维度所对应的所有视角。该世界中的对立包括意义与无意义、善与恶以及超越与平凡。
这些维度是相互连接与交叉引用的,就像存在的既定状况:考虑一个维度时,很难不影响其他维度。这个模型是我们开始理解自己和他人世界观的结构。它帮助治疗师超越客户日常关心的问题,确保探索他们现实的所有不同方面(库珀,2003)。当一个人的关注中强调一个维度,或当对任何特定类别的提及稀少时,这些不平衡则成为反思和探索的适当切入点。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三
性别: 男
年龄: 30
职业: IT工程师
背景:
有稳定的工作
最近经历了一次家庭变故
心理状态:
现状: 紧张、焦虑
主要情绪: 失落、迷茫
生活事件:
最近事件: 父母离婚,对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咨询目的:
理解自我情感
探索家庭关系对个人的影响
寻求内心的平衡与方向
来访陈述:
“我感到我的生活失去了方向,我很难面对父母的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