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92. 以人本中心理论理解"抑郁过程"

内容: 在人本中心理论中,“抑郁过程”被优先于抑郁的概念。人本中心文献中对抑郁的提及很少,然而大多数人本中心的从业者会遇到自我描述为“抑郁”或被推荐给他们的客户。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人本中心对诊断的抵制,第二个是人本中心的信念,即治疗是关于以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来回应一个人,而不是回应一个“问题”。从人本中心的角度来看,当某人说他们抑郁时,他们是在描述自己的主观体验,而不是提供诊断,更不用说一个需要特定方式回应的诊断。此外,虽然这种主观体验通常包含若干情感、认知、躯体、社交和行为方面,但每个人的抑郁体验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客户也可能两次意味着不同的事情。有时,客户在身体生病后感到抑郁。 有时,客户可能因为悲伤或失落而说自己抑郁。 有时,他们在报告一种情感的缺失和普遍的无精打采,有时他们的意思是绝望,生活没有意义。有时,他们的意思完全不同。Rowland(即将出版)认为,与其说抑郁,不如将客户体验以“抑郁过程”的方式概念化。这样,重点从给客户贴标签转向关注客户的体验。
具有抑郁过程的人比平常功能和思维都更慢且不清晰。他们与他人(包括治疗师)联系的能力减弱。他们自认为功能不如平常,往往无法有效履行自己的角色。他们的视角感可能会消失:他们只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报告感觉情感范围非常有限。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应对生活,无论他们的生活在他人眼中看起来如何。他们的感知是选择性的,因此他们只能在自己内部看到失败、痛苦和阴郁。他们可能睡得不好,或者大部分时间在睡觉。
Rowland认为,抑郁过程可以被视为由不一致引起的。这与体验的扭曲或否认有关,正如其有机感知的那样。这可能是对失落或创伤或其他某种因素的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模式——即使是适应性不良的模式。陪伴客户的旅程是以人本中心的方式与处于抑郁过程的人合作的关键,这与与任何客户合作都是如此。
根据一些当前的人本中心思想,重要的是认识到抑郁过程很可能是对环境或社会因素和条件的反应。身处经济困难或居住条件差的人很可能会感到“抑郁”。同样,社会孤立也可能令人沮丧。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对这种刺激的反应都是相同的。始终有个人、家庭和社会原因,导致一个人与事件反应为抑郁过程,而另一个人则没有。
Rowland指出,抑郁过程的起源可能在于早期的失落。例如,当家庭成员、朋友或宠物去世时,孩子往往“被保护”,不能好好悲伤。孩子没有机会准确地象征失落,或者失落被否认意识。 最近的事件并不是原因,而是添加了许多在过去未被承认或准确认象征的事件。 可能有许多原因,但亲密者的去世、收养、频繁搬家、无法响应孩子需求的父母(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抑郁)、虐待或被送去寄宿学校在呈现抑郁的客户的背景中都很常见。 这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世界。当孩子的情感或身体边界未被尊重且遭受虐待时,孩子,以及后来的成年人,可能会在了解和维护自己的边界方面挣扎。在极端情况下,客户可能会变得极其不一致,在心理健康术语中这被称为精神病性抑郁。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小明

年龄: 30

咨询次数: 5

心理状态:

目前状态: 感觉无助、焦虑、缺乏动力

情感范围: 感觉扁平,没有快乐体验

认知状态: 思维缓慢,记忆力减退

生活事件:

最近经历: 被裁员,经历了亲密好友的去世,社交孤立

咨询目的:

目的: 理解内心的抑郁感受,寻找应对策略和重建自信

来访陈述:

陈述: 我感觉自己在生活中负担沉重,完全失去了动力,很难找到快乐。我觉得这一切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