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83. 促进来访者感知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策略

内容: 促进来访者对治疗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感知
初看之下,治疗师尝试传达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与来访者的感知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然而,1959年版本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关注的是来访者的感知,这一点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业者和理论家们最近一直在思考和撰写的(例如,Wyatt和Sanders 2002)。确实存在“沟通”和“感知”之间的微妙差别。治疗师“传达”的内容并不一定会被感知。例如,您的共情感知可能是“正确的”,但被来访者否认。为了说明这一点,作为一名年轻男性来访者,我曾被我的治疗师“告知”我很生气。在我的自我概念中,愤怒是一种低人类情感,低于我的尊严。我无法理解我的治疗师为何暗示我可能生气。虽然这并没有不可修复地损害我们的关系,但我确实带着对她技能的不同看法离开了。当然,她是绝对正确的,并准确地传达了她的共情理解,但我多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超越了我“意识的边缘”,触及到了我内心某个我无法/不愿承认的部分。我无法感知治疗师的共情理解。因此,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第六个条件没有得到满足。“无论它准确到什么程度,我的来访者能否接受它”是提供共情理解时需要牢记的一点。
关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情况是类似的——但又不同。如第77到79点所述,沟通无条件积极关注与所说的内容关系不大,而更依赖于治疗师对整个来访者的态度。来访者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感知依赖于这种态度的真诚。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感知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最大的挑战,因为这动摇了我们通过世界经验而形成的“自我”的核心(而“自我”与有机体是区别开来的,是为保护和防御而“建造”的适应性结构)。关于促进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感知,或许所需的是耐心、一致性以及真诚——无论是意图还是接纳。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小李

年龄: 25

性别:

职业: 大学生

生活状况: 独居,正努力完成学业

心理状态:

情绪: 困惑

主要问题: 难以接纳自我情绪,尤其是愤怒

生活事件:

最近事件: 经历了与朋友的误解,感到不知所措

咨询目的:

目的:

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和接纳

改善人际关系

来访陈述: 我一直觉得愤怒是一种低劣的情绪,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的治疗师会认为我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