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培养你的同理心
内容: 同理心是人类自然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感知他人主观体验的方式——通常指的是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但至少可以说,它适用于他们当前存在的所有其他方面,包括他们的思想和内在感受。换句话说,另一人的体验如何被感知,以及这种感知采取的形式,因时间和个体而异。在以人为本的实践中,无论同理心以何种形式出现,治疗师都意识到他们所感知的与他人的体验相关。它是一种“仿佛”体验。治疗师准确地感知到客户内心参照框架中的某些东西,就仿佛他们是其他人,但始终保持着“仿佛”的意识。对我而言,字面上“感受”同理心并不罕见;也就是说,感知身体感觉。对其他人来说则不同。例如,我的一位督导有时会“看到”非常复杂的图像,当她将这些描述给客户时,客户的体验是深远、准确的同理理解。
我(Wilkins 1997c: 8–9)和其他人(例如,Baughan和Merry 2001: 233–234)认为,同理心是一种具有进化优势的普遍人类特质。了解他人的体验有助于社会生活,从而促进生存。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导致我们与我们的同理感失去联系。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重新连接并增强与他人内在体验的联系。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字面意思是揭示某些东西,而不是学习技术)。实际上,将“变得具有同理心”视为学习适当反应的事情,可能会导致变得不那么具有同理心。增加同理理解的能力是发掘你与他人体验连接的独特方式,“仿佛”这个体验是你的体验。你可能会以感知思想、感受身体感觉、“看到”图像、拥有超个人的连接感,或者以其他方式结合或其他任何方式进行这种体验。你可能有时以某种方式获得“仿佛”体验,有时以另一种方式。发现你同理理解的能力是关于调谐和信任这些“仿佛”感觉,尽管它们可能模糊不清。正如许多事物一样,实践使有效性得以提升。
同理心通常被称为一门艺术。如果是这样,首先,这是一门密切关注他人的艺术。只有当你留在客户的参照框架中并与之相处时,同理感知最有可能出现。不用说,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我们在某些时候都会分心,还有一些我们根本不想听的事情。练习可能会帮助我们应对分心;个人治疗可能会帮助我们拓展倾听的能力。同理理解的第二“艺术”是沟通你所感知到的他人体验。这随着时间和练习而改善。最初,这关乎于对你所听到的作出反应,做出有时被称为的“情感反射”。通过经验,你可能会“听到”某些未被直接说出或通过其他形式表达的东西。这可能以非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可以被容易接受、否认或修正的方式将这个内容传达给客户,可能会有帮助。如果你所做的是一种真正理解客户体验的尝试(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得出结论等),那么即使你错了,你的反应也很可能会被好好接受。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伟
年龄: 28
性别: 男
咨询状态: 首次来访
心理状态:
说明: 张伟感到孤独,缺乏与他人的深层联系,对人际关系感到挫败。
生活事件:
说明: 最近失去了一个亲密朋友,经历了一段孤独期。
咨询目的:
说明: 希望通过咨询学习如何增强自己与他人的情感沟通能力,重拾同理心。
来访陈述:
说明: 我总是感觉自己与他人之间有一堵墙,我想让他们明白我的感受,同时我也想更好地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