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人本主义框架下技术使用的适应性问题
内容: 使用技术在以人本为中心的框架中的适应性问题尚未解决,并且存在争议。因为这被认为与非指引原则(要点5)相冲突,并涉及治疗师的权力施加(要点6),在以人本为中心的治疗中使用技巧至少是有争议的。确实,有人认为任何技巧的使用与以人本为中心的治疗不相容(例如,参见Fairhurst 1993: 25–30)。这是因为,从经典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观点来看,治疗师的唯一角色是关注客户的体验和过程。做任何其他事情可能会逆转治疗效果。然而,许多采用“以人本为中心”标签的人偏离经典观点。例如,体验性和聚焦治疗师不介意将客户的注意力导向他们的体验和过程的某些方面,而其他人则主动引入基于各种创造性和表现性技术的活动。例如,Natalie Rogers(2007: 316–320)描述了“以人本为中心的表现艺术治疗”,Silverstone(1994: 18–23)讨论了以人本为中心的艺术治疗,而在Wilkins(1994: 14–18)中,我为以人本为中心的心理剧辩护。
Bozarth(1996: 363)对使用技术采取“是的,但”的立场。他认为,虽然理论抵制使用技巧,但以人本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可能是可行的。他对技术的犹豫基于这些技巧可能会使治疗师分心,脱离客户的世界。换句话说,治疗努力从以客户为中心转为以技术为中心。Brodley和Brody(1996: 369)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但(第373页)说明,如果技巧是治疗师具有诊断心态的结果,它们与“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不兼容。Rogers(1957: 103)认为对“人格动态的解释、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分析、催眠、生活方式的解释、建议等”没有“本质价值”。
Rogers对那些解释性技巧持怀疑态度,这些技巧涉及治疗师从他们自己的参考框架进行干预。这似乎也是Fairhurst、Bozarth,以及Brodley和Brody等人保留意见的核心。显然,任何以治疗师及其参考框架为中心的内容都与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不同。然而,(例如)以人本为中心的表现治疗师、以人本为中心的艺术治疗师,甚至可能包括以人本为中心的心理剧治疗师的“技巧”可以被视为交流,而不是解释。可以提出一个论点,即经典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师“和我谈谈”的隐含导向实际上与以人本为中心的表现治疗师“和我跳舞”或“和我画画”的“导向”没有区别。人们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交流和表达,自我限制在一个渠道可能是错误的。也许重要的是,治疗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客户的体验上,并以同情和接纳的态度作出反应,而不论使用何种媒介。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三
年龄: 30
性别: 男
主要问题: 对生活的焦虑和自我表达的困难
心理状态: 焦虑,感到孤独,缺乏自信
生活事件: 最近经历了工作压力加大,与同事关系紧张,感到无法应对
咨询目的: 寻求有效的自我表达方式,减轻焦虑感
来访陈述: 我总是觉得自己无法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这让我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