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非指导性实践
内容: 非指导性在实践中
尽管前一节讨论的很多内容以及后续部分的许多内容,或多或少都涉及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实践中实施非指导性态度,但这一基本原则值得特别提及。关于非指导性态度的理论立场将在第五点中进行探讨。重要的是要记住,非指导性是接受客户作为有价值的人,并认为他们是自己以及他们在世界上存在方式的“专家”。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立场,而是一个涉及伦理实施的实践立场。同时,这也是一个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之外以及之内产生了神话和误解的领域。
首先,“非指导性”并不是指被动,仅仅是为了不偏离客户对世界的主观体验而重复客户的话。非指导性涉及积极地传达对客户生活体验的理解。考虑以下客户陈述:
我真的讨厌自己。我在考虑结束这一切。你不认为那是最好的选择吗?
这种简单、误导的“非指导性”回应可能是这样的:
你讨厌自己,并在考虑自杀,你想知道我是否认为这会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更符合非指导性态度的回应将是:
你此刻正处于巨大的挣扎中,感到对自己非常失望。事情糟糕到你看不到未来,甚至在想,死去是否更好。
根据所表达的其他内容(语气、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非指导性方法可能包括对用言语以外的情感的提及:
你此刻真的在苦苦挣扎,感到对自己非常失望。当你告诉我这一点时,我看到你眼中有泪水,声音中带着颤抖。事情糟糕到你看不到未来,甚至在想,死去是否会更好。
在后面的回应中,没有引入治疗师的任何框架参考。尽管可能提及客户的情绪状态,但它要么是以观察(泪水、颤抖的声音)形式出现,要么是对客户自己话语的重新表述。可以更进一步,实际上为客户表达的情感命名,但又不超越这些情感,或者仅做最小程度的超越:
你此刻真的在苦苦挣扎,感到受伤和痛苦。你是如此绝望和孤独,以至于怀疑死去是否会更好。
这可以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它仍然不是“非指导性”所意味着的理想状态。理想情况下,坦白说,并非总是实用,非指导性涉及治疗师积极体验和回应客户所经历的世界。这确实是有时用来比喻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过程的“走进他人的鞋子”。这涉及与客户的体验在一起和在内部,而不是仅仅观察。这需要对整个客户的高质量关注,并且不给治疗师的分析、诊断等留下空间。这涉及在整体上和协调下实施治疗师提供的条件。
最后,正如Brodley(2006: 46)所指出的,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非指导性并不是指以特定方式行为,而是一种态度。虽然非指导性不允许所有形式的行为(特别是与将治疗师的框架参考强加于客户有关的行为),但它确实允许根据客户表达的体验(无论该表达是否用言语)多种多样的回应。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华
年龄: 28
性别: 男性
主要问题: 自我厌恶和自杀念头
心理状态:
状态: 抑郁
评级: 中度到重度
生活事件:
事件: 最近失业,感到孤独和无望
咨询目的:
目的: 寻求帮助以应对自我厌恶和自杀念头
来访陈述:
陈述: 我真的讨厌自己。我在考虑结束这一切。你不认为那是最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