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人本治疗中的文化意识
内容: 人本治疗被视为源自特定文化环境,并且与之相绑定,这限制了其相关性和适用性。
人类每个人都是多种文化影响的产物。我们是谁,我们在世界上的表现源于我们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我们的种族、信仰、性别、阶级、性取向等。罗杰斯及其早期同事和合作者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白人美国男性。普遍认为,他们所发展出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他们的身份和经历。也就是说,人本治疗本质上是二十世纪中叶白人北美男性视角的产物。或许(例如),文化上对坚韧个人主义的强调确实促进了人本心理学及人本思想的发展。然而,如果这仅仅是唯一的影响,那么自我实现倾向和其他理论原则便是特定时间、地点和文化的产物,它们与任何其他时间、地点和文化的相关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这样一来,人本治疗的适用性就受到限制,因为它未能注意到文化的变异性。毫无疑问,人本治疗的从业者并不完全接受这种批评。对一些人而言,人本理论因其有机性、自然性和普遍性(观点11),与文化无关,接收来自外界对人本治疗固有的反智主义、非种族主义和非性别歧视特质的认可。然而,对其他人本实践者而言,尽管这有一定道理,但文化是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自觉考虑的因素。无论个别从业者持何种立场,假设任何理论完全属于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大概都是错误的。人本方法的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并受到多种东西方精神传统的影响(参考Wilkins 2003: 56–57和Schmid 2007)。因此,人本理论源自比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更广泛的东西,但文化多样性与人本实践又是怎样的呢?
“文化意识”自人本从业者早期以来就是一个话题。罗杰斯(1951: 437)认为,治疗师至少应对客户的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并且积极学习“与塑造[顾问]的影响截然不同的文化影响”是重要的。文化差异的问题自那时以来就出现在人本著作中。例如,霍尔德斯托克(1993)指出,“自我”和“我”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不同,这对人本治疗的实践产生了影响,并且最近的尝试也开始关注(例如)性别和种族的问题。
人本实践者在提及差异时,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权力。例如,男性和女性、黑人和白人、贫穷和富有的人在其日常体验中的权力和压迫是不同的,这在心理发展中起着作用。一个主要的批评是,这种差异在的人本理论中并未被考虑。关于性别,一些著名的人本写作批评者和理论修正者包括沃尔特-古斯塔夫森(1999),他讨论了罗杰斯关于人类发展的理论与女性主义及后现代思想的关系,以及纳蒂耶罗(1999),她展示了价值条件如何导致性别分裂,以及性别分类如何挑战一致性。此外,普罗克托和内皮尔(2004)编辑的一本重要著作探讨了女性主义与人本方法的交集。同样,人本理论家和从业者还关注了种族和族裔问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穆德利等(2004: 85–174)呈现的多位关于种族和文化在以人为本的咨询中的观点,普罗克托等(2006: 143–231)则集中探讨社会政治问题与治疗关系。所有这些以及其他一些作者都在提高人本实践在缺乏文化意识时的不足之处的认知。这正是拉戈(2007: 251–265)所主要关注的,他(第255页)考虑了人本方法中与差异和多样性相关的紧张关系和批评,并(第261–262页)提出了针对在差异和多样性中工作的以人为本的治疗师的建议。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伟
性别: 男
年龄: 32
职业: IT工程师
背景: 龙族人,善于数学,曾在海外学习,现居城市地区
心理状态:
现状: 情绪波动,常感焦虑,缺乏安全感
感受: 对文化适应的困惑和压力,加上工作与生活的挑战
生活事件:
近期事件: 张伟刚从国外回到家乡,感受与朋友家人的距离感,适应新工作环境的压力
咨询目的:
目的: 帮助自己理解文化适应问题,减少焦虑,提升自我认同感,找到与家人和朋友更好的沟通方式
来访陈述: “在国外学习让我看到了不同的文化,但现在回到家乡,我却感到有一些不适应。我埋怨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地与朋友交流。我希望能找到自己在这里的定位以及如何面对这些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