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再思考与重评
内容: 尽管仍然处于研究不足的状态,无条件积极关注已经被重新考虑和重新评估。在Wilkins(2003: 75)中,我报告了关于无条件积极关注(UPR)的本质和功能的相对缺乏研究。Watson 和 Sheckley(2001: 185)也评论了UPR研究的稀缺性,认为这归因于“多个因素,包括定义构念的困难、研究工具的不足以及对工作联盟兴趣的增加”。然而,有若干“重新概念化”和对该概念的再考虑。这些探讨包括来自经典以客户为中心的立场、体验性心理疗法的观点,以及甚至哲学和宗教的阐述(例如,见Bozarth和Wilkins 2001)。从以客户为中心的视角出发,Bozarth(1998: 83–88)回顾了UPR,并(第83页,第88页)描述它为“罗杰斯理论中的核心治愈条件”;Freire(2001: 145)得出的结论是,UPR不仅是“主要的治疗愈合因素”,而且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的独特特征”。从类似的观点出发,我(Wilkins 2000: 23–36)也“重新考虑”了UPR,并得出结论(第33–34页),在理论及作为治疗师和客户的经历中,UPR的沟通是建设性变化的积极促进者。在这个观点背后,是对客户如何感知一致的治疗师对其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认识。这种体验理解蕴含着客户对自我的积极关注增加。UPR是使客户摆脱价值条件的因素(见第17点)。作为体验性心理疗法的主要倡导者,Lietaer(1984: 41–58)从他的立场讨论了UPR,称其为(第41页)“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中的争议基本态度”,并认为它可能与一致性相冲突。他(第41页)还认为“虽然无条件性并非不可能,但不太可能”。重新审视UPR,Lietaer(2001b: 88)将其描述为“一个多维概念”,并(第93–98页)考虑什么限制了UPR或使得对他人保持这种态度变得困难。Lietaer(2001b: 88–89)认识到UPR的维度包括:
- 积极关注,即治疗师对客户的情感态度
- 非指导性,即不操控客户的态度
- 无条件性或在接受客户时保持的恒定性。 与其他体验性治疗师(例如Iberg 2001: 109–125; Hendricks 2001: 126–144)一致,Lietaer理解UPR不仅作为基本的治疗态度,而且与治疗师行为密切相关。尽管接受“在尊重客户自我导向方面存在‘一般兼容性’”,Bozarth(2007: 185)认为,这两种方法在UPR的看法上有实质性的不同,而这对实践有重要意义。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小王
年龄: 28
性别: 男
背景: 小王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因职场压力感到沮丧。
心理状态: 小王感到焦虑和压力,觉得自己在职场上面临巨大的期望。他的自我价值感受到挑战,时常怀疑自己能力。
生活事件: 最近,小王遭遇了项目的紧急截止日期,导致他加班和漏睡。他与同事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咨询目的: 小王希望通过咨询提升自我认可感,学会如何在压力下管理情绪并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来访陈述: 小王表示:“我感觉自己总是在追赶别人,总是要达到一个我认为的理想状态,然而每一次到达之后,内心的焦虑感并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