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人为本的疗法及其核心原则
内容: 以人为本的方法包含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疗法。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包括聚焦疗法、经验性心理治疗、过程经验性心理治疗以及创意和表现性形式。即使是直接源于卡尔·罗杰斯的形式,亦被称为“非指导性治疗”、“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和“以人为本的治疗”,在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调整和适应。那么,什么特征定义了以人为本的疗法呢?
桑德斯(2004: 155)列出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的主要和次要原则;前者是以人为本的从业者所“要求”的,定义了以人为本方法的广泛家族,后者则是“允许”的,因为它们使实践更接近1940年代和1950年代定义的经典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适应为该方法的特征如下。
主要原则:
• 实现倾向是首要的。必需相信,变化和成长的过程中驱动力来自实现倾向,任何其他行为都是错误的。
• 建设性、成长型关系建立在罗杰斯(1957)所确立的“必要且充分”条件的积极、关注包含之上。
• 非指导性态度是首要的。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地指导经验的内容都是错误的。
次要原则:
• 享有自主权和自我决定权是正确的。违反他人的内控源是错误的。
• “非专家”态度支撑与他人的关系。暗示对他人的生活内容和实质拥有专业知识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至少“平等”是基础。
• 非指导性态度和意图是首要的,以任何方式从实现倾向中夺取变化过程的控制都是错误的。
• 罗杰斯(1957)提出的治疗条件足以促成遇见。包括其他条件、方法或技巧是错误的。
• 整体性——仅对有机体的一部分做出反应是错误的。
虽然桑德斯以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呈现他的原则,但如果要以人为本,至少主要原则适用于任何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社会或国家、各种类型的群体,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及各级生态的关系。
桑德斯(2007a: 107-122)重新审视了以人为本和经验性疗法的“家族”,解释了不同作者对核心价值观的看法(第108-111页),并描述了不同的方法:
• 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强调实现倾向、必要和充分条件以及原则性非指导性的中心性(第111-114页);
• 经验性疗法,包括聚焦导向和过程经验性心理治疗,其中体验是核心,治疗师是专家过程的促进者/指导者(第114-117页);
• 前治疗——并不是一种治疗方法,而是一种在治疗之前针对“接触”有问题的客户的技术系统(第117-118页)。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年龄: 30
性别: 男
心理状态: 李明在最近的工作中感到极大的压力,出现焦虑和疲惫的表现。他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对未来感到迷茫。
生活事件: 最近因项目压力加大,李明的工作时间延长,并与同事的关系紧张,导致他情绪低落。
咨询目的: 李明希望能够找到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并改善与同事的关系,以恢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来访陈述: “我真的很害怕自己无法完成工作,我感到孤独,似乎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现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