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多重自我的心理探索
内容: 一个人可能构成多个“自我”,而不是一个统一的自我。最近,一些以人本为中心的学者(例如 Keil 1996; Cooper 1999; Mearns 和 Thorne 2000: 174–189; Mearns 2002 和 Warner 2005)探讨了他们认为经典的统一自我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对其的修订。这些作者并不完全持相同观点,但对每个人来说,“自我多元性”的概念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需要对理论进行调整。然而,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多重自我”模型的倡导者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健康和正常的状态,而不是病理性的。Cooper(2007: 86–88)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举个例子,自我多元性的理念通过 Mearns(1999, 2002)和 Mearns 和 Thorne(2000, 2007)的工作而特别突出。Mearns(1999: 126)称自我作为自我概念的星座,并定义为“形成一个连贯模式的一组元素,通常反映自我内在存在的一个维度”。自我配置在 Mearns 和 Thorne(2000: 101–119)的论述中得到了更全面的解释。他们(2007: 33)在“自我对话”的上下文中重新呈现了配置的概念。他们提到“自我多元理论”,即个人似乎将其自我象征成不同部分、声音、亚人格或亚自我的组合,或用他们的话说,配置(pp. 34–38)。他们将思想与自我多元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关于配置的四项理论命题。这些包括:
- 配置可能围绕自我的内射建立。
- 配置也可能围绕不和谐的自我体验建立。
- 形成性配置吸收其他一致的元素。
- 配置相互关联并重新配置。 这意味着,自我概念的准独立元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出现(尽管 Mearns 和 Thorne 2000: 117 表示“可能还有其他途径”)。这些方式是通过吸收他人对自我的评估(可能是正面的或负面的)或通过封装与自我概念的其他方面相悖的体验。一旦建立,配置可以通过吸收相似元素而扩展和增长。此外,配置是动态的。它们可以并且确实会改变,并且与其他配置之间也会发生变化。在描述和分析自我配置的过程中,Mearns 和 Thorne 强调了它们的保护性。换句话说,自我配置是与世界互动的有用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能力。在更极端的情况下,特定的配置甚至可能关于生存。Warner(2005: 94)关于解离过程的概念涉及“部分”的存在,其具有“多种对情感痛苦的相对立的应对策略”,对此提供了一种说明。然而,无论其产生的原因如何,通常,个人拥有多个自我的状态并不是有害的,也不是寻求治疗的指示,但当配置之间的关系冲突或不和谐时,心理痛苦可能会出现。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华
年龄: 28
性别: 男
主要问题: 面对个人身份的冲突和情感困扰
心理状态:
当前状态: 焦虑和迷茫
主要表现: 经历情感波动,感到自我认同不清晰
生活事件:
最近事件: 工作压力增大,近期与同事关系紧张,导致内心冲突加剧
咨询目的:
目的: 理清自我认同,缓解内心冲突,提高自我接纳
来访陈述:
陈述: 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像个不同的人,每个自我都对我有不同的期望,我很难找到真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