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治疗变化的六个必要与充分条件
内容: 六个必要且充分条件的提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声明,描述了任何成功治疗关系的要素。关于以人为本的治疗实践只涉及三个“核心条件”的观点是错误的。关于以人为本理论的一个最广泛的误解是,认为只有三个“核心条件”(通常被称为“同理心”、“一致性”和“接受”或“无条件积极关注”)定义了以人为本的治疗。事实并非如此。著名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假设(Rogers 1957: 95-103,1959: 213)包括六个陈述。从Rogers(1957: 96)来看,这些条件是:
- 两个人之间有心理接触。
- 第一个人,我们称之为客户,处于不一致状态,感到脆弱或焦虑。
- 第二个人,我们称之为治疗师,在关系中是一致或整合的。
- 治疗师对客户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 治疗师体验到对客户内在参照框架的同理理解,并努力将这种体验传达给客户。
- 治疗师对客户的同理理解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传达至少在最小程度上得以实现。
Rogers指出,如果这些条件存在,积极变化将会发生,无论从业者的取向如何。因此,他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声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这解释了为何在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比较研究(如Stiles等,2006)中,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原因。必须假设,当满足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假设,并且从业者特定治疗风格的其他元素与这些条件没有显著冲突时,治疗的效果总体上是相同的。需要注意的是,该假设依赖于所有六个条件,而不仅仅是所谓的核心条件。排除任何一个条件,该命题就无效。Rogers(1957: 100)明确表示:“如果一个或多个[六个条件]不存在,建设性的个性变化将不会发生。”尽管在Rogers(1959: 213)中,这些条件的表述略有不同,但就基本假设而言,这一点不太重要(见Wilkins 2003: 64-65),同样的论点适用。然而,除了包含成功治疗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的(综合)声明外,1959年的论文还包含了一份以人为本理论的声明。
假设存在“核心”条件使得人们在行动、写作和思考时,好像只有这些才重要,或者至少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三个更重要。实际上,原始假设或Rogers的其他写作中并没有陈述或暗示条件的排名。然而,Rogers(1957: 100)确实提供了进一步的假设,即“如果所有六个条件都存在,那么条件2到6的程度越大,客户的建设性个性变化将越显著。”这仍然意味着这些条件只有在集体和结合的情况下才是必要和充分的(另见Tudor 2000: 33-37)。在任何对以人为本的治疗进行评估时,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如通常情况那样,仅仅集中在同理理解、一致性和无条件积极关注上,而单独或共同考虑,实际上是在未能对假设进行检验。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小王
年龄: 28
性别: 男
心理状态:
感受: 脆弱与焦虑
状态: 在人际关系中难以保持一致
生活事件:
近期经历: 与好友的关系紧张,导致情绪低落
咨询目的:
目标: 理解自我情绪,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来访陈述: “我经常感到焦虑,尤其是在与朋友交流时,我觉得我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这让我很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