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00.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有效性探讨

内容: “事实是友好的”:研究证据表明,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有效,并且至少与其他疗法同样有效。关于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的有效性和效率有研究证据。尽管这些证据从这种方法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但最相关和有说服力的证据则是从1990年代起。Bozarth(1998: 172-173)在对最近发表的结果研究的回顾中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特定的治疗对于特定的功能障碍有效,而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质量是重要的。他理解这包括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关于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有效性的当代研究证据可分为四种形式(根据Sanders 2006b: 104-108):

  • 结果研究:元分析(例如Elliott et al. 2004a)表明,相较于在等候名单上或未接受治疗,接受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有显著比例的改善。
  • 以人为中心疗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研究:考虑“研究者忠诚度”时,Elliott et al.(2004a)显示出以人为中心疗法与其他方法的有效性表面上的差异消失。在结果方面,它们同样有效。这在心理治疗研究文献中的研究一再得到了验证。其中一项最新的研究由Stiles et al.(2006)完成,使用CORE-OM(常规评估中的临床结果-结果测量)和来自1309名“患者”的数据,比较了认知行为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的结果数据。这表明接受每种疗法的客户都有显著改善,且不同方法之间没有实质性差异。
  • 以人为中心疗法对不同心理问题的有效性:Elliott et al.(2004a)在控制了研究者忠诚度后表明,以人为中心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过程体验疗法在多种心理和情感困扰(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方面同样有效。
  • 有效治疗关系的关键要素和必要充分条件:对治疗关系要素及其如何影响结果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回顾(见Norcross 2002)证明同理心是治疗关系中有效的元素,并表明积极尊重和契合也可能是有效的。 Elliott和Freire(2008)完成了一项重大项目,整合了60年来有关以人为中心及相关疗法有效性的研究。他们的样本超过180项科学结果研究,提供了多条证据,证明这些疗法的高度有效性。他们的主要发现是:
  • 以人为中心与体验疗法(PCE)与客户的大幅前后变化相关。一般来说,这些疗法对客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这在症状测量方面尤为明显,如Stiles et al.(2006, 2008)所示的两项大型英国研究所示。
  • 客户在治疗后获得的大量收益在早期和后期随访中得到保持。客户随着时间保留了PCE疗法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的话,PCE疗法的客户在治疗后的第一年中表现出轻微的进一步收益。这种治疗后益处的稳定性与PCE哲学加强客户自我决定和赋权一致,表明客户在离开治疗后继续自我发展。
  • PCE疗法的客户与未接受治疗的客户相比显示出显著收益。为了表明PCE疗法与客户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必要将接受治疗的客户与未接受治疗的客户进行比较。
  • PCE疗法一般在临床和统计上与其他疗法等价。也就是说,PCE疗法既不比其他疗法更有效,也不低效。
  • 一般而言,PCE疗法在效果上可能略逊于CBT。CBT治疗师、政府官员和公众普遍认为CBT的结果优于以人为中心等其他疗法。起初,PCE疗法似乎比CBT稍微但微不足道的效果差。然而,当统计上控制研究者忠诚度时,这种影响消失了。
  • 所谓的“非指向性/支持性”疗法的结果比CBT差,但其他类型的PCE疗法与CBT一样有效或更有效。在一些研究中,被称为“非指向性/支持性”的疗法似乎是被稀释的,通常是非真正的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版本,通常由CBT研究者使用,特别是在美国。一旦在分析中去除了非指向性/支持性疗法,显然真正的PCE疗法在有效性上与CBT在统计上是相等的。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名字: 李明

性别:

年龄: 28

职业: IT工程师

近期情况: 感到焦虑和压力增大

心理状态: 焦虑,感到压力重重,缺乏自信,偶尔失眠

生活事件: 最近在工作中面临项目截止日期的压力,同时感情生活也出现了一些波动

咨询目的: 缓解焦虑,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

来访陈述: “我最近总是感到焦虑,工作压力让我几乎无法入睡。我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情绪,也许我需要寻找一些方法来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