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概述

内容: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是一套思想和态度的系统,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础。尽管有时它被用来稍显模糊地指代一种治疗方式,但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是一个全面的术语,应用了源自卡尔·罗杰斯及其同事和继任者的工作和理念的原则,涉及许多领域的人类努力。这是卡尔·罗杰斯所创的心理治疗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各自被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客户中心疗法”和“以人为中心疗法”——这样的方法,它,或者更确切地说,它的核心思想,衍生出一种被称为“方法”的东西。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伍德(1996: 163)指出:

[这]既不是一种心理学、一所学校、一场运动或许多其他常被想象的东西。它仅仅是其名称所暗示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心理姿态,一种面对某种情况的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第169页)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 对形成性方向趋势的信念
• 帮助他人的意愿
• 在自己目标上有效的意图
• 对个体的怜悯和对其自主性与尊严的尊重
• 思想和行动的灵活性
• 对新发现的开放态度
• “能够集中精力并清晰地理解现实的线性、逐块呈现的特征,以及全局或一眼看出”:即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或对整体知觉的把握
• 对不确定性或模糊性的宽容。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不仅是一种进行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式(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师对二者并不区别对待——第52点),而且是一种在关系中存在的方式,这种关系可以是与另一个个体、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是与整个星球的关系(见威尔金斯2003: 3–5)。虽然对这些的深入讨论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值得注意的是,个体中心理论和实践扩展到许多其他人类努力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教育、人际关系、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以及研究方法。个体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例如)关注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这往往影响到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此外,该方法的重要元素是对“成长”的追求,即形成性和实现性趋势(第9点)以及对人作为根本上可以信任、自主并应受到深切尊重的看法,这对权力的行使有着重要的影响(第6点)。这也触及了以人为中心疗法实践的核心。因此,对整个方法的知识为以人为中心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本书的第一部分概述了一些以人为中心的方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它们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年龄: 32

性别:

现居地点: 北京

心理状态: 李明在咨询期间表现出焦虑和不安。他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对未来感到不确定,难以集中注意力。尽管他在工作上表现优异,但他对个人生活的满意度却不高。

生活事件: 近期,李明经历了工作上重大项目的压力,同时他与女友的关系也出现了紧张。他感到在职业与感情之间难以平衡,导致了情绪波动。

咨询目的: 李明希望通过咨询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缓解焦虑和压力。他希望能够提升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

来访陈述: 李明在咨询中表示:“我总是觉得自己在追赶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工作上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而和女友的关系也让我感到无比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