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塞斯心法

意識的探險(賽斯書)

作者: 珍‧羅勃玆 出版社: 方智 副标题: Adventures in Consciousness-An Introduction to Aspect Psychology 译者: 王季慶 出版年: 2003年10月01日 页数: 368 定价: NT$ 320 装帧: 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ISBN: 9789576798924 豆瓣评分 8.5 19人评价 5星52.6% 4星42.1% 3星0.0% 2星5.3%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編輯推薦

本書雖非賽斯親自口授的「賽斯書」,卻是賽斯書的傳遞者魯柏(編按:賽斯稱呼他的傳遞者珍‧羅伯茲為魯柏。)的精心力作。魯柏以一個既是參與者,又是觀察者、評論者的姿態,更加上些許質疑及不輕信的理性心態,寫了這本書。

「面向心理學」是魯柏自己的體會及融會貫通的結果,其幅度之廣,深度之深,不僅超越了傳統心理學,對於種種人類行為,意識、潛意識的奧妙互動及只在宗教領域才探討到的神祕經驗,更有精闢的見解,是比「超個人心理學」更深入探討,並解釋了人類心靈本質及靈性面的理論架構。賽斯書博大精深,引領了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人類的心靈成長,不僅執新時代運動之牛耳,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然而,賽斯書是如此究竟,因此對許多讀者而言,若非全心的投入,書中許多奧妙的理論及啟發性的智慧並不易體會。因此,有了這本《意識的探險》的出現。本書翔實記錄了魯柏ESP班(也就是所謂的超感官知覺體驗班)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魯柏本人,也不是一個沒腦子的迷信崇拜者,在其中,可見到魯柏敏銳的觀察、審慎的態度及不願只接受實踐的解釋,而必定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她不但為自己而問,也為千千萬萬相信或不相信的讀者而問。

如果各位讀者早已是賽斯書的愛好者,經由這本書,你將有更深刻的體會,過去在賽斯書中不甚明白的疑惑,在本書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噢!原來賽斯是這個意思。」看到魯柏本人的智慧及神通能力的顯現及開發,你也會不由自主地由內心發出讚歎:「噢!原來這就是開悟,原來所謂的成道者,在物質實相輪迴最後一世的人,就是會有這般體會。」你會發現原來自己過去所接觸的修行,所謂的靈修,就這麼具體、一五一十展現在自己的眼前,再一次更堅定自己走上「賽斯學苑」這條喜悅之道及開悟之道。若是從未接觸賽斯書的讀者,恭喜你,這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門書,但你必不可只執著於書中顯現的神通變化,畢竟「理悟」及「證悟」必須攜手並進。

神通只是追求心靈解脫及開悟的必然現象,既不需過度執著,也不必假裝忽視。神通是人類整體心靈擴大的正常現象,本就是每個人類天生具足的能力。賽斯一再強調,當你不斷試圖理解賽斯書的內容,奮鬥著、掙扎著將之融會貫通,並實踐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漸漸的,你的「智慧、慈悲及神通」均會慢慢增進。在新時代之母王季慶的啟發下,我走進了賽斯的世界,也走上了自我覺察及自我開悟的道路,更在台北、台中、高雄、香港陸續成立「賽斯學苑」,也引領許多的學生體會賽斯無盡的智慧及愛心。

近幾年來,我更深深體會到,時代也許混亂,未來也許茫然,生命也許充滿了不確定,但是因為賽斯書,引領我走向內在的朝聖之旅,我相信,我自己及所有人,整個世界的未來必定再充滿了信心、希望及愛。(本篇作者許添盛為台北縣立板橋醫院身心科代主任、新時代中心心靈輔導師、新生命協會指導老師。著有:《絕處逢生》《邁向內在的朝聖之旅》《你可以不生病》《用心醫病》《許醫師交心處方》《絕處逢生之旅》《許醫師諮商現場》《許醫師抗憂鬱處方》)。

內容簡介

「任何對現實世界中的心靈(精神)元素感興趣的人, 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物理學家 & 美國書卷獎作者Fred Alan Wolf (著有《量子跳躍》《精神世界》)

「閱讀本書,你將獲得啟示,捕捉人類心靈的浩瀚與美,認識到你個人心靈的複雜性。」

--賽斯國際網絡總裁Lynda Dahl

「珍‧羅勃玆不僅提出新問題,而且創造了關於意識的驚人典範。」

--Susan M.Warkin(《與賽斯對話》作者)

「珍‧羅勃玆結合靈性上的稟賦及智性上的好奇能力,有助於我們瞭解人類的意識。」

--Norman Friedman(《科學與心靈的橋》作者)

新時代思想經典名作,賽斯書作者珍‧羅勃茲的重要作品!本書將以不帶迷信的語言,顛覆我們對靈異事件和創造性經驗的傳統看法,擴大對個人心靈複雜度的認識。任何對現實世界中的心靈元素感興趣的人,這是一本必讀的書。書中提供許多詄聞趣事和可實際操作的訊息,幫助讀者發展自己的心靈能力,更瞭解自己多面向的人格特質。

珍‧羅勃玆在她傳授賽斯思想期間,不斷質疑出神通靈人的本質(誰是賽斯,她如何能夠為他說話),以及她所經歷並目睹其他人發生覺知改變的狀態──包括超感官知覺(ESP)、催眠、羅應盤訊息、出體經驗、預知及轉世劇等。

在本書中,她以不迷信的態度,致力於發現這些事件存有起源的答案,那是現在科學還無法提出證實的。她從中研究出的「面向心理學」理論,無疑是對人類人格提出革命性的觀點。

書中也提供了許多詄聞趣事和可實際操作的訊息,讓每個人都能去發展自己的心靈能力,瞭解自己多面向的人格特質。

投诉 意識的探險(賽斯書)的创作者 · · · · · · 王季慶 王季慶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1929-1984)

生於紐約州撒拉托加泉市,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通靈人之一。

珍除了是賽斯書的作者外,並著有十餘本包括小說、非小說以及詩等作品,風行全世界。

從一九六三年開始,珍在每週兩次的出神狀態中,代替曾經經歷多次「人身」、現已不具形體、居於多次元實相中的靈性導師──賽斯──口授其教導,並由她的丈夫逐字記錄,傳世為「賽斯資料」。這些資料目前均保存在耶魯大學圖書館。

賽斯書探討的範圍涵蓋了心理學、超心理學、醫學、物理學等,都是最具原創性的觀念。

譯者簡介

王季慶

成功大學建築系畢,留學加拿大,並旅美十餘年。

一九七六年首度接觸啟悟性的「賽斯資料」後,心弦震動,開始譯介賽斯書系列及新時代經典作品共十餘種,為國內新時代思潮之發起人。

除了譯書之外,也常在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演講、座談、接受採訪等,並在各地組織讀書會,成立「中華新時代學會」,開設各類相關課程。

中華新時代學會網站:www.cnas.org 信箱:center@cnas.org

这本是听有声书听完的。珍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超越三维宇宙的体悟非一般人所能有,是非常珍贵的洞见和启示

心靈的本質

作者: Jane Roberts 出版社: 賽斯文化 原作名: The Nature of the Psyche: Its Human Expression 译者: 王季慶 出版年: 2011-9-30 页数: 432 定价: NT450 丛书: 賽斯書 ISBN: 9789866436246 豆瓣评分 8.9 21人评价 5星76.2% 4星9.5% 3星14.3% 2星0.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感受了嗎?存在是來自「愛」這股力量,「愛」尋求表現與創造!

相對於現代男女對性與愛充滿了迷惑與混淆,本書除了深入人類心靈的特質,並詳談意識、夢、想像和創造力等課題外,針對愛與性也有非凡獨到的見解,可說是浩瀚的賽斯資料中,唯一的「性學」庫藏。書中,賽斯首次透露有關愛的表現、愛的語言秘密、夢的源頭及其驚人的力量,並對兩性的性愛互動,以及同性戀、雙性戀的本質,提出清明精闢的看法;也讓我們了解到,何以愛是世間萬物活力的泉源。

.在生活中最平常的動作裡,就藏有心靈本質的線索。

.恥於自身天性中「女性面」的男人,不可能真正的愛女人。

.女同性戀與男同性戀,是十分自然的性∕愛表現。

.當社會看來變得淫佚時,在性、愛與情感方面卻是最被壓抑的。

.重點不在於視男女兩性為平等,而在於每個人之內的「男性」與「女性」成分,應該加以釋放與表現。

此外,賽斯一再強調夢的重要,提到對夢境的研究,會給予我們知曉心靈實相的重要洞見;在夢中,你的心靈被拉回自身,進入「一切萬有」,又再進入你個人。透過記夢、做清醒的夢、意識擴展,以創造你所要的事件、促進身體療癒、用「愛的語言」掌握純粹能量等奧祕,將滋潤你的心靈,如花朵般伸展舒放。

投诉 心靈的本質的创作者 · · · · · · 王季慶 王季慶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

生於紐約撒拉托加溫泉市,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通靈人之一。珍除了是賽斯書的作者外,並著有十餘本小說、非小說以及詩等作品,風行全世界。從1963年開始,珍在每週兩次的出神狀態中,代替曾經經歷多次「人身」、現已不具形體、居於多次元實相中的靈性導師--賽斯--口述其教導,並由她的丈夫逐字記錄,傳世為「賽斯資料」,這些資料目前均保存在耶魯大學圖書館。賽斯書探討的範圍涵蓋了心理學、超心理學、醫學、物理學等,都是最具原創性的觀念。

譯者簡介

王季慶

成大建築系畢業,留學加拿大,並旅美十餘年。經歷半生的心靈追尋,遍覽各類心理、宗教、哲學、神祕學等書籍。於一九七六年首度接觸啟悟性的「賽斯資料」後,心弦震動,遂開始譯介賽斯書系列及新時代經典作品共十餘種,為國內新時代思潮的發起人,並於全台各地組織新時代讀書會,成立「新時代中心」,致力將新時代的訊息介紹給國人。引介「賽斯系列」、「伊曼紐系列」及「與神對話」系列等書,著有《心內革命──邁入愛與光的新時代》、《賽斯讓你成為命運的創造者》。

丛书信息 · · · · · ·   賽斯書(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未知的實相(卷二)》《夢與意識投射》《個人實相的本質》《靈界的訊息》《實習神明手冊》 等 。

继续优化自己的世界观。。

0 有用知端 2023-12-12 06:51:12 德国 可算读完了,最近状态好差,啥也没记住。

0 有用梦里举一只大象 2024-12-10 15:38:07 德国 这本书对我的生活影响是细微的,有很多思想可以引起我的思考,尤其是关于意识是多维体,梦是可以进入多维空间的门户……会继续记录梦境日记

更多短评 3 条

我要写书评 心靈的本質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J.F.A 2022-04-12 16:51:10方智1997版 心灵的本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S:我是真的太太太喜欢这张图了!我的电脑桌面,我妈说好吓人,哈哈哈,我觉得很美丽!】

此文,是,我个人在阅读完这本书后,觉得对自己有用的语句。

并作为书评,分享。都是书中的话语。

以下话语的顺序,都是按照书本中的前后顺序摘抄的。可能会有重复、循环的部分。

总字数:10559

每个人都直觉的知道自己的经验有其重要性,而且有某种意义联系着个人与更大的创造模式。

你知道你在一种变成(becoming)的状态中。那样说来,这世界也是在一种变成的状态。

正如外在的大陆是从地球的内在结构中升起的,同样的,心灵的陆地是从一个更伟大的、不可见的源头浮露出来的。

意识形成象征,而非其反面。

象征对你的心智(mind)而言,就像树木对土地一样的自然。

任何字,只因被想到、写下或说出,立刻暗示一个明确陈述(specification)。

我并不是说文字不能用来描述心灵,但它们无法对心灵下定义。

它并非一个已经完成或近乎完成的主观宇宙,已经在那儿等着你的探测。反之,它是一种不断形成的存在状态,你目前的存在感居与其中。你创造它,而它创造你。

当你企图了解你的心灵,而以时间的观念来定义它,那么转世的观念似乎有道理。

你们的本体(identity)并非已完成的某物。你最细微的行动、思想和梦想,都增加了你心灵的实相,不论当你把它想成一个假设性的术语时,心灵对你显得是多伟大或多严肃。

最初,语言为的是要表达和解放,而非下定义及限制。

你的醒时生活是最精确的一种组织的结果,那是你很能干地,且以惊人的清晰造成的组织。

当你做梦时,在某个程度你是从一台全然不同的“电视”来体验真相。

现在,你们正常的醒时实相可以被比喻为一种电视剧,在其中你直接参与所有演出的戏。

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实相经验,你也能换到另一个更有利的台——但是只在你认出你即那制作人的时候。

心灵是有知觉的能量的统一完型(gestalt)在其中住着你不可侵犯的本体,当你实现你的潜能时。

你在做梦的心灵是醒着的。

心灵是永不被摧毁的。

存在就像按照某种频率而奏的乐曲。

某些事看来是事实,而相反于这些所谓的事实。

你是你目前认识的那部分心灵。

“真正的事实”是你同时存在于这个人生之内和之外。你同时在“两次人生之间”,又“在人生里”。在实相的更深层次元中,你的思想和行动不止影像你所知的一生,并且还及于其它那些所有同时的存在。

死亡是一个实质的实相。不过,它只对肉身来说是真实的。如果你接受那些方式唯一无二的实相评断标准,那么死亡就显得是你意识的结束。

基本上,内在实相是外部实现的创造性根源。

心灵多半与联想过程打交道,因而借联想来组织事件,像时间这样的东西在那构架里没有什么意义。可以说,联想是由情感上的经验连接在一起的。广义来说,情感不服从时间。

当你与你的心灵有联系时,你体验到直接的知识。直接的知识即理解。当你在做梦时,你是在经验关于你或世界的直接知识。你在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理解你自己的存在。

没有人能给你的心灵的定义。它必须被经验。

语言是暗含在你们身体构造里的。你们天生有学习与探索的倾向。

每个个人都在不同的方向惠试,他自己的欲望和信念发动了他某些能力,而忽略了其它的。

当你收到知识时,它自动的变成个人化,而因此是新的。

你的欲望自动地吸引你需要的那种情报,虽然你对此或有所觉或无所觉。

你们所有的经验是按照你们的信念组织的。

在你们能开启梦境之前,必须改变你们关于做梦的概念。

就现况而言,你们只表达了你们全部个人性(personhood)的很小部分。

一个心智是一个心灵模式,透过它,你诠释并形成实相。

梦看似无意义,是由于你对梦的象征和对组织的无知所致。

当你了解直接的联想是怎么回事时,那你诠释你自己的梦就容易得多,而终会把它们变成一种艺术。

尽可能在时间顺序之外来体验情感和事件。

生活的正常次元有许多是依赖你梦中的经验的。你整个与象征世界的熟稔,是直接来自做梦的自身。

“自己”是不受身体所限制的。这意味着意识有其它方式感知情报,甚至在实质生活里,经验也不被一般方式的感受所局限。然而,除非你容许自己足够的自由去实验其它种的感知方式,否则这仍然只是很好的理论。

你们太习惯于以机械的方式来思索。

爱有个生物性的基础,正如爱有个灵性的基础一样。

没有爱就没有对实质生命的承诺——心灵无所凭借。

爱,意含忠实。它意含承诺。

不过,孩子生下来并不是一块海绵,空白而准备好吸收知识。它已吸满了知识。可以说,有些将浮到表面,而被有意识的利用;有些则否。我在这儿说的是,到某程度,孩子在母胎中已经直觉到母亲的信念和情报,而到某程度它是“被设定程序”以某种模式来行为,或因而将以某种模式来成长。

当然,在正常的行为模式里,双亲也都会怂恿孩子以某种模式来行为。可是,除此之外,某些一般的、习得的模式,是生物上就由遗传因子传到孩子身上的。除了一般所知之外,某些种类的知识也由遗传因子传送,那时与细胞形式之类有关的事。

等我们一会儿......如人类一向的发展,人类的幸存是与信念有关的一件事,这是远超过一般所了解的——因为某些信念现在已是与生俱来的了。他们变成与生物性相关而传送下去。在此,我指的并不是如心电感应式的传送,却是将信念转译成肉体的密码,而后变成生物上的指示。

因为每个人的经验都改变了原始的讯息。

GIF 那孩子也只是用这种讯息作为一种指导,作为它建立早期行为的一个前提。当心智发展时,孩子立即开始质疑早期的假设。这个对基本前提的质疑,是你们与动物世界之间最大的一个区别。

尽量简单的说,爱,是存在之所以从出的力量。(Love is the force out of which being cournes)。

以通常的历史说法,人类会以他自己这种独特的意识来实验,而如我会多次的提及的,这是得在对象与感知者——自然与人之间必须有一个武断的分隔,而导致一种情况,在其中人开始自认他是与其余的存在分开的。

再次的,到某个程度,这是一个具高度伪装的真实且具创造性的戏剧,因为以他自己的方式,人类的意识在玩赌注很高的游戏,而这戏剧必须被相信。

一般而言,理性与知性是被认作是男性特质,以及是文明、科学和组织化的世界之构架。直觉与冲动则被认作是反复无常的、不可靠的、女性的,而该被控制。世界因着自发性而存在。文明因着人们想要在一起的冲动而开始,它自发的生长而进入秩序。你只看到许多过程的外表,因为你们客观化的观点不允许你认同更多内容的显示。在你看来,似乎所有的系统在某个时候都崩溃——变得较无秩序或流入混乱之中。

不过,人格任何真正的心灵发展,一定会导致对心灵本质的一个了解。

但爱本身是一种了解。

去爱一个人,你必须欣赏这人与你、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你必须把那人容纳在你心智中,因此到某种程度,爱是一种冥想——对另一个人的一种关爱的聚焦。一旦你经验那种爱,你就能将之转译到其它方面。这爱本身散布出去,拓展,因此你随后能在爱的光辉中看视其他人。

爱之情把你带到对“一切万有”之本质最亲近的了解。

如果你不爱你自己,是很难爱别人的。

爱的确是有她自己的语言——一个基本的非言辞的语言,带着深层的生物性内涵。

身体上与生理上,人类都与所有的自然相连。

意识远比你们领悟的要具流动性。

其实,意识是存在的一项特殊的性质。“它”的每一部分包含着全部,因此至少就理论上来说,你能同时离开并在你的身体内。

最初,语言与字眼并没有关系。的确只有当人失去了他一部分的爱,忘却了一些他与自然的认同,以致他不在了解自然的声音也就是他的声音时,口语才出现。

爱的语言最初也并不涉及形象。只当,再次的,人们失去了一部分他的爱与认同,而忘了如何从一个形象的内部与其它认同,因而开始从外面来看待自然时,心智中的形象,如它们所涉及被了解的,才以它们现在的形式出现。

一个人的意识,御风而行,变成所有地方的一部分。

人最初的好奇心并不涉及看见、感觉或是触及物体的本质,而更是卷入一种快乐的心灵探索里,在其中可说他不止是把他的脚放在水里,却也是把他的意识放进水里去——虽然他两者都做了。

以你们的说法,当人失去这种认同时,才开始了语言的应用。

现在:不论你说的是那种语言,你能发的音有赖于你凡人身体结构,因此人类的语言是由某种有限的音所组成。你身体的构造是内部分的排列的结果,而你所发的音与此有关。

先前我说过,早期的人感觉到某种情感的放大,例如,他觉得风的声音像是他自己的。以某种方式来说,你们的语言当其表现你个人的意图与沟通时,也代表从你分子的排列升起的一种扩音。风依据大地的特性而形成某种声音。呼吸依据身体的特征而形成某种声音。在字母与组成你们组织的分子结构之间有着关系。字母于是也是自然之钥。这种自然之钥有一个分子的历史。把你这些钥匙形成某种有特定声音的模式。

到某程度,标点是你们听不见的声音的一个停顿,暗示了一个未放出的声音的在场。

你所发的声音对你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有实质的影像。

直接认知不需要象征。第一种语言,最初语言,不涉及形象或文字,却是处理直接地认知的数据之自然之流。

且说,你始终都是“不离自己左右的”。你一直在变为你自己。以某种方式来说,你自己的那些模式从四面八方集聚而“组成”了你自己。你不能不是你自己。

在某些方面来说,身体上,你是一个与别人沟通的“分子的语言”,一个有他自己特异性的语言。

广义来说,“你是什么”总是比你对自己的认识要广大,因为在肉体生活里,你无法及得上你自己心理与心灵的活动。

再次的,以某种方式而言,你的身体讲一种生物的语言,但以那种说法,最起码你是双语的。

(你是什么)是暗含在本质上所不是的东西里。同样地,你之所以不是你,是因为你所不是的东西的存在。

心灵的内在事件组成更大的经验,实质事件有它而来。

我们等一会儿......你以太狭隘的方式读你自己,大半与重病及死亡相连的痛苦,乃源于你对你自己持续的实相没有信心,你抗拒痛苦,因为你尚未学会超越它,或不如说利用它。

且说,也有内在的“传播”时常在进行着——不过,你并没“有意识地”对它调准频率。这些传播使你与你自己心灵的其他部分保持经常的联系。

以你不了解的方式,你的行动如微波般向外发出而与他人的经验交感,因而形成世界的事件。

广义来说,心灵或灵魂从未以一已完成的产品或存有的方式存在。另一方面,他是在永远在变为。而那变为发生在它自己的每一个部分上。

以一种非常确定的方式而言,一个人的存在就暗示了所有其他层活动、或将活动着的人的存在。因此你自己的存在由其他每个人的存在所暗示,而他们的存在也由你的存在里暗示出来。

那么,你肉体本身的生命就暗示了一个“源头”,一个肉体生命自其中冒出的生命——这被暗示的、未言明的、未物质化的、无声的活力,供给了实相的、肉体的分子的“字母”成分。因此,你的肉体生命,暗示了一个非肉体的生命。

那么,这些内在的讯息,向外通向每个方向。每个身份在心灵更广大的实相内有其永恒的有效性。于是,在一个层面,任一人在与他自己的心灵接触时,理论上能接触到任一其它的心灵。

我说过,所有的事件同时发生——一个难以了解的评论。所有的身份也是同时发生的,每件事改变了其它每一件事。现在的事改变了过去的事。任一件事暗示了那没有“浮现”的、未被“说出”的可能事件之存在。实质的世界事件因此依俟被暗示的可能事件的存在。不同的语言以它自己奇特的方式利用声音,有它自己的节奏,其以强调另一个所忽略的。因此,其它的可能性强调那些在你们的实相里只被暗示(当作停顿)的事件,因此你们的实质事件改变成了被暗示的可能的事件,而其它的事件依赖其上。

广义的说,当你说你自己的语言时,也同时在说“你的”语言,因它不断地把它自己转译进入你私人的感知。记住,我说你住在你的心灵里,多少像你的身体住在你的身体里一样。

在日常用语里,物件有特定的名字。显然名字并非物体,而是符号。可是,即使是这些符号也把你自世界中分离出来。你是感知者,而世界被客观化了。举例来说,你自己能了解心灵的本质远超过你以为的。可是,要做到这个,你必须把你的日常语言至少暂时遗留在后面,而注意你自己的感觉和想象。你的语言告诉你某些事是真的,或是事实,而某些不是。然而,许多你最栩栩如生和动心的感觉,并不符合你语言的事实,因此被你弃之不显。

想象属于心灵的语言。

心灵居住在与你通常认知的世界如此不同的一个实相,以致你以为在那儿,在实际作用上或相对性地,善与恶也有其真实性,就好像你与观者或被观者在那儿也是分开的。

做梦的能力来自那个源头。做梦不是个被动的活动。它要求各种意识奇特而明确的混合,并且把“非肉体的感知”转变为象征符号与密码以被感官所了解,虽然不像醒时经验那样直接地被体验。

你视做梦为当然,但它却是一个特有能力的结果,那能力带来了你成为有意识生活的非常主观的感觉。没有它,你正常的意识不可能如此。

举例来说,在一个二十分钟的梦里,你可以经验通常要用上几年时间的事情。身体在时间里老了二十分钟,只是如此。在梦里,经验是边际性的,它在你们的时间里蜻蜓点水似的留下波纹;但梦里事件本身则大半存在于时间之外。梦的经验是以圆环的方式被叫来的。有时,就你们的记忆而言,它根本没有触及你们当下此刻——如你认为的——的轴心;然而梦存在,而它在你存在的所有其他层面——包括细胞——都留下了记录。

一般而言,心灵对心理事件及环境有一个即刻的全盘理解,就如你的身体对物理环境的反映一样。于是,它知晓你“当地的”全盘心理气候,与你个人有关系的,以及就世界性而言。

梦是心灵的一个语言,在其中人的本质沉浮于时间之中。

你有意识的知识是寄予一个不可见的、未言明的心理与肉体的语言,这语言为有意识生活的通讯及可认知的事件提供内在支持。

可是,在你诞生之前,你已涉及了事件的形成。

心灵,当它转向物质实相时,是事件的创造者。

然而在醒时与睡时的意识之间,永远会有一层面纱,因为当你具有肉体时,醒时心智只能处理这么多的情报。它对它无法容纳的就干脆忘掉。

你的梦影响你细胞的实现,从那实相,也大半就是你能够做梦——以你们的说法——的原因。梦是细胞性的调准意识之自然“产品”。有如火发出光,细胞性的调准的意识则是放出梦。

知识是以电磁的模式接收与传递的。

再次的,在睡眠里,每个细胞计算各种可能的事件在它自己实相上的影响。细胞做出计算,以使身体的全部反映都能在事前决定,并估量其利弊。在最细微的层面,身体参与了梦。

可是,你们对空间与物质的概念和经验,是由你们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决定的。

如果你后院有沟渠,它永远会汇集落下的雨水。你的信念就像是接收的区域——空旷的盆地——你用之以收集讯息。入侵的数据常会顺着地形,自然的落入这种盆地。信念是建构实相的方法。

以一种方式来说,梦的实相,比你对实质的事件的经验导致你去假设的情况,更要接近事件的真正本质。

在梦里你能经历过去或未来。以你们的话来说,实质事件在现在确实的形成,是因为过去与未来之间有相互作用。过去与未来在事实上并没分开,那只是你们的感知里是分开的。

如你们所了解的事件,只是多次元活动在你时空中的入侵。事件是你的梦的反映,就如你的梦反映你所知、所经验的多少预期的事件。

在你诞生之前就开始了“事件的形成”。未出生儿的梦和他母亲的梦常常相混。那些将要死的人的梦,常涉及已在为将来的存在做准备的那种梦的结构。

在某范围内,你能对梦变得更有意识地觉察——亦即是有意识地觉察你做梦的过程。那也能容许你“做梦的自己”在醒时状态有更多的表现。

创造力连接醒时与梦中的实相,它本身就是一个门坎。

在一方面,梦是一种结构好的无意识的游戏。你的心智愉悦的梦到它在用它自己,不受实际生活的关注所限制。梦是心智的自由游戏。

同时,做梦是一种最高级的艺术,而所有的人都是玩家。

基本上,心灵是纯粹能量在一特殊形式的表象(manifestation)。在你所熟知的架构之外考虑心灵经验,是颇为困难的。你要求定义与术语的某种精确性。当然,那词汇自动地结构了讯息。

心灵是能量完形(energy gestalt)的一个聚集物(conglomeration)。要了解那个,你必须悟到纯粹能量有这种改变“模式形成”(pattern forming)的倾向,以致它总是以表象出现。它变成心灵的“伪装”(camouflage)。

心灵可以形成微粒,但不论微粒存在与否,它仍是自己。以最基本的方式来说,能量是不可被分割的,这在你们的词汇里几乎不可理解。能量不可能有“部分”,因为它不是个存有(entity),不像个饀饼可以被切割或分开。

你自己的心理活动是你最接近的证据,虽然你不那样用它。纯能量没有开始或结束。心灵,你的心灵在其存在的“每一点”都被新鲜地创造出来。就那而言,不管所有的外表看来的样子,物质宇宙并非自能量的爆炸——能量被分散开,却是“在每一刻”、在它的每一点都到处在被创造出来。

在梦中或睡眠里,当你不那么直接遭遇实质活动时,你有机会借由研究梦——那些这么像又这么不像你的醒时经验的事件——而对心灵了解更多。

现在:在与梦境相连的某个层面,所有你生活中的可能事件都同时存在着。

因此你们许多的梦,是发生于“更大心灵”的其他层面的事件之转译。

梦常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合成,在那儿,一个主要事件被用作一个焦点,“现在的”事件围绕着它而被集合起来。

反之,事件可说是由重要意义(significance)构建起来的。

每个意识也以自己的印记“盖印”或“印在”宇宙上。宇宙没有哪部分是不活动或被动的,不管它看似有组织或缺乏组织。那么,每个意识以自己的方式盖印在宇宙上。它的存在本身就建立了一种重要的意义(significance),宇宙就透过这样的意义被诠释。宇宙透过此种意义而认识自己。每个意识都被赋予了多次元的创造力,因此它将寻求去创造尽可能多的实相,用它自己的重要意义为焦点,从宇宙身上,把所有可能的事件吸进它的经验。于是每个意识从宇宙吸引事件,而它自身的存在同时又盖印在宇宙之上,成为一个带有它天性中不可磨灭的印记的事件。

情感的强度和重要意义组成了事件的本质。

现在:基本上,没有漫无目的的运动这回事。没有混乱这回事。不管是用什么名义和以哪种表象,宇宙都透过重要意义那有规律的顺序而获致其实相。

于是,有一种可称之为梦前(predream)状态,或一种经验状态,梦从这状态中形成。

这涉及了直接的认知,在其中,每个意识知道另一个在做什么、它的“位置”及它的经验的涵意。

现在:那么,除非符合了某些特定的要求,及发动了某些特定的密码,否则事件并不会变为实质的。

我此地所称为的梦前状态的,实际上是你们永远沈浸与其中的一个,不论你是醒是睡,或不论以你们的话来说你是活是死。在梦前状态,主要在作用的乃是直接知晓(direct knowing)。

梦前状态是你存在的自然状态。

非常重要的是,记住你的经验与知识也在确实性的其他层面生长。

到某种程度,你的做梦状态连接了你认知的生活以及这更为广大的次元,而这次元即是你的醒时生活的源泉。那么,做梦涉及了你们知道的远较多的数据输入——也就是说,当你做梦时,你得到比你醒时远较多的数据,虽然那是一种不同类的数据。你从那数据形成你部分的梦。梦本身再进一步被处理,以使它们变成可认知的醒时事件的材料。

一个梦的每一面都以密码的方式作为更大的、不可解的事件之象征。

然而,每个梦到某程度都改变了实质世界。

你的梦于是与你的生物性组织连结在一起。

每个梦中的物体是以最高的辨识力选择的,因此它在许多层面可被用为一个象征,也对你身体个别的细胞以及器官发出适切的讯息。

举例来说,不论外表看来如何,你不能强迫另一个人体验一件他拒斥的事件。也没有人能以同样的态度对付你。所谓好或坏的事件,每个都忠实地追随内在的机制。

这些“场”涉及心理的反应,非肉眼能见,但它本身却像一个核子爆炸那么具爆炸性。也就是说,这些心理活动,“爆炸”而成为实质事件。这些活动是借由一种变形与充电,使纯粹的精神行为“冲破了时空障碍”,而以实相的样子进入物质世界。

思想常常仿佛游进或游出你的意识系统,而你几乎没注意到。

你的意向或目的或信念使主要吸力之一。这些被用为搜索宇宙的光束,但显现(manifestation)。

大地的任一区段都有一个身份,可以这么说,而我并非象征性的说。这种身份代表在那任一特定范围的土地、人们和动物的意识的联合组织。简而言之,有多少粒子就有多少种意识,而这些意识以无限多的方式组合。

曾有人说,“无意识”对你的健康、心境、人际关系等最微小的细节都很密切地绝知,那是真话。“它”也觉知地球的健康状况——甚至于这星球另一面的环境状况。它也熟悉文化的气候。

你被认知的意识如此运作,是因为极广大的数据收集的过程——统合所有物类的那些过程。生物上来说,这种数据是密码式的,但像在遗传因子和染色体里的那种肉体的数据,是可以透过经验与精神活动改变的,在其他物类与在你们人类都一样。

基本上,资料即经验。在梦里,你获得形成你生活所必需的资料。因此,睡眠的那个状态不仅只是你意识的另一边,也使得你的醒时生活和文化成为可能。

你自己的个性到某个程度是你的醒时经验的结果。但它们也同样是由你的做梦经验形成,由发生在梦中的学习、知识与遭遇形成,虽然那似乎不是你合法的感知。

再次的,你们所感知的事件是在时间顺序中包装好了的,因此你学习于某一种有前有后的次序。

事件的源头,是在你通常最少关心的、创造性和主观性的存在领域里。

一个所谓的事件,可能是许多其他事件的容器,而你只感知它的外表——而你叫那外表为一个象征。

基本上,事件并非一个建立在另一个上面。它们以一种自发性的扩展自彼此生出,那是一种创造力的盛放,同时有意识的心智选择那些面去经验——而那些面于是变成你所谓的一个客观事件。

事件显然不止是由你们人类所形成。

梦的事件“会合在一起”,就像宇宙会合在一起那样。

首先,实质事件是非实质属性的产物。

事件的形成,最初是一个情感的、心灵的或心理的作用。事件是实质的转译,也是内在感知经验的世俗化版本,它然后“结合”进时空里。事件是按照那些涉及爱、信念、意图及怀抱它们的强度的法则来组织的。

无疑的,我说“你的信念形成你的实相”不下百次,而这表示你的信念建构你所知的事件。

爱是个生物上,也是心灵上的特征。基本上,爱和创造性是同义词。爱没有对象也存在,它是一个推动力。借着爱,所有的存在得以彰显。

梦是所有实质事件的来源,在于它提供了那伟大的创造性架构,而你再从中选择你每日的现实。

脑子主要是个形成事件的心理机构,意识透过它运作。

想象力与事件的形成非常有关。

脑子的天才乃由心智而来,脑子可以被称为是心智的生物物理上的(biopnysical)副本。

双重梦就是觉知到自己同时正在经验两个梦,或一个梦在另一个梦里。

我又说,每个梦都具有所属的那半边脑的特性...(中间是其他一些话,这两句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段落)...以同样的方式,在双重梦里的两个梦之间会有关联。(亦即左脑与右脑有关联)

脑子组织活动并转译事件,但并不创始它们。

身体显然必须在你们公认的现在反应,因此脑子利落地以间隔的神经反应,来保持实质的时间顺序。整个物质实相就是依赖着配以时间的感官数据,这是同步进行的(synchronized)以给身体一个机会做精确的行动。在梦里感官没有如此的限制。

梦的事件部分的录在脑子上,但脑子把这种经验与醒时事件分开。

在一方面,梦是你的正常意识的无形厚度(invisible thickness)。梦涉及了脑子的两半。

也有我将称之为“身体梦”(body dream)的。没有任何层次的意识是完满地彰显在物质里的。在身体的所有部分之间,永远有经常的沟通。但当意识心被转了向,那活动常常增加。细胞的意识在自己的层面于是形成了一个身体梦。这些不涉及图像或文字,而是像点磁性意向(eletromagneticintent)的形成,预期要采取行动,而这些然后用作治疗性的梦的发动者,在其中“较高”层次的意识在心理上被示知某种情况。

现在:我再说一次,以你们的话来说,人类有一个肉体的过去,因此也有一个心理的过去。经验从不会失落。最私密的事件也仍写在人类的群体心灵上。

一个人生而具有他的人性,带着某些习性,而倾向于发展。

某些化学物质借由改变细胞的实质,可影响做梦。许多安眠药是有害的,在于它们抑制了在睡眠中,身体对环境的自然反应,并僵化做梦的心智与睡着的身体之间的亲密关系。

事实是,梦涉及了高度的创造行为。

非常少量的酒精也有用。任何抑制活动的东西也将抑制你的梦。众所周知,任何人被剥夺了足够的做梦,极有可能开始在醒时产生幻象,因为已积了太多的经验需要处理。有许多次要的荷尔蒙活动只在梦境而不在任何其他时间——发生。甚至细胞成长或重获活力,也在身体睡眠时加速。

深深的情感性恐惧仅只体现一次或两次常是不够的——事实上,很少够。它们必须多少被直接面对。不然老的习惯会让这种恐惧再次被埋葬。

那就是说,梦是最好的预防医学。有些心理的困难需要清楚的、有意识的智慧与了解。可是 ,其它甚至没有意识的参与也在运作,而在同样的层面,那些困难常常得以解决或补救,而未干扰到有意识的心智。就像身体处理许多实质的操纵,而你并未有意识地知道它做了什么,或如何做的。因此,你自己的心理系统的作用常透过你未觉知的梦,自动地解决“它们自己的问题”。

但你不能变得完全地觉知你全部的梦,而同时仍能维持你正常的实质姿势(physical stance)。

生命即表现。生命由它自身的力量而得以存在,没有力量与之对立或威胁到它。

有完全发展了的人类——即是,具完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以你们的话来说,和那些假定是人的进化上的祖先的生物,在同时活着。

没有一个点,在那儿意识被引介,因为意识即是第一个细胞从中出现的照明。那么那个照明是遍及各地,在各处都觉知它自己,并觉知由它的现身而形成的情况。以你们的话来说,每种族类对彼此的情况及全部的环境都知道。换言之,环境形成族类,而族类形成环境。

意识本身无法觉知它自己所有的目的,却是不断地透过它自己的彰显而发现它自己的本质。

在宇宙内每一个可想象的假设的点内,都有意识。因此有“一个不可见的宇宙”,而可见的或客观的宇宙乃是从中跳出来的。

在这情形,首先,光出现了。

当我说到原子和分子有意识时,我是指它们有一种对自己本体的意识。我不是说它们会爱会恨,以你们的话来说,但它们觉知到它们本身的分离(separateness),并觉知那种分离合作以形成其它组织的方式。

再次的,意识弥漫全宇宙,并觉知所有的情况。

当然,你的下一个问题很容易猜到,因你会想知道那“内在的”世界的起源。我曾说外在世界乃是从它浮露出来的——而此地我们必须与我们珍视的客观性说再见,而进入一个精神领域,在其中可以明白矛盾并非错误;一个足够大到在一个层面能包容矛盾的内在领域,因为另一个层面它们看来完全不矛盾。

于是,在确实性的更大层面,宇宙无始无终。在那层面,没有矛盾。心灵也是无始亦无终。

事实是,答案是在你自己的经验里。它们在你自己的自发行为里——那就是,在你身心的神奇活动里——就暗示了。

心灵若要有任何的和平,你必然得相信人类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善的意图。

人类是在变为(becoming)的过程里。

宇宙永远是现在的、正进入存在(coming to be)的真实本质。

投诉 有用 6 没用 0 6 0回应收起 Inward_NoPR 2020-07-06 18:38:07方智1997版 论心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册书,实实在在的在谈论形而上学~metaphysics,就词本意而言,是physics之上的。或论心灵。

于是,梦境能被用为一个心理或心灵的高台,来看其它的实相,也可用来瞥见内在的机制,那是在你们世界里非实质事件(non-physical)借以变成确实的机制。--789节

有一个心理上与心灵上的极大距离,分隔我的和你们自己的实相。就某个程度而言,鲁柏的心智是我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当我在课里说话时,我并不全然是我自己。 我们曾说起梦中事件和醒时实相,创造性的本质和事件的形成。

我是个个人化能量的源头——而你们也是的。以你们的话来说,我曾度过许多生,但以另一种角度来看,我没有以肉身活过,而是把握的能量借贷给从我的实相升起,而却非我的那些生命。 © 本文版权归作者 Inward_NoP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邁向內在的朝聖之旅─賽斯心法

作者: 許添盛 出版社: 許添盛 出版年: 2001年08月01日 页数: 208 定价: NT$ 200 装帧: 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ISBN: 9789576797903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賽斯書」是新時代經典中的經典,它綜論人生中各種重要的心靈議題。在宗教、心理學、神秘學和科學的領域,帶來劃時代的突破,也開啟了無數信或不信宗教人的覺性。

然而「賽斯書」博大精深,一般人讀原典比較難抓住其精髓。有鑑於此,許添盛醫師特將深入研究賽斯十數年的心得,用生活中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加以闡述,幫助讀者開啟內在的智慧和力量。

這本書可說是台灣本土版的賽斯入門書。同時,這本書也是許醫師從事癌症身心靈治療的理論基礎。希望讀者能藉由個人身心靈的成長,達到生活及人際關係方面的正面轉變。

投诉 喜欢读"邁向內在的朝聖之旅─賽斯心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意識的探險(賽斯書) 8.5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0 有用十一 2009-04-09 06:30:58 身体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投诉 0 有用吹吻橙 2022-09-28 21:40:58 广东 Jane Roberts从来没有练成而让她死掉的那个《赛斯心法》的最后一层的功夫叫做『价值完成疗愈法』在庄子里面就是《德充符》的可爱心法。就是这两个东西会产生一种能量叫做『疗愈场』——healing field。就是在这个架构的念波之中人的疾病会容易好转,好像就是有一种『按手加光』在里面,它放出某一种能量,然后那个绝症就好了之类的。就是其实要练成疗愈,必须要这两个心法你能够练成其一。

未知的實相

作者: 許添盛 出版社: 賽斯文化 副标题: 賽斯心法有聲書 出版年: 2007 ISBN: 9782755200034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賽斯資料」是新時代的經典巨擘,以最原創性的觀念,探討講論心理學、超心理學、科學、生物學、哲學、宗教等議題。接觸「賽斯資料」,令許多追求身心靈成長的朋友們,有種「就是這個」、「我找到了」的深層喜悅。「賽斯資料」博大精深,透過研究賽斯思想二十年的許添盛醫師導讀,將使得許多對「賽斯」充滿好奇與極欲深入探究的朋友,更易進入心靈殿堂,產生融會通透的內在智慧。

這套「未知的實相」有聲書,是許添盛醫師以生活化、輕鬆、簡白的方式,傳譯「賽斯心法」的精彩原音重現,是熱愛新時代賽斯資料、追求身心靈健康、尋求身心安頓的朋友,不可錯過的精神饗宴。後期集次陸續推出中,敬請期待!

投诉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2 有用析西 2021-11-02 02:19:36 读《灵魂永生》《个人实相的本质》时还是半信半疑,到了《未知的实相》,惊讶赛斯将我所有的疑惑完全解释通了!从可能性的自己,到外星人,到史前文明,到梦,完美得令人不敢相信!假如赛斯真是骗子,一个骗子何以编造出如此宏大又缜密的宇宙体系?故我愿意相信它,也希望更多人都来读一读赛斯资料。即使出于自身固执的信念无法完全接受,但赛斯的观点对于打开思路还是有帮助的。绝对的神作!

健康之道

作者: Jane Roberts 出版社: 賽斯文化 副标题: 最後的一堂賽斯課 原作名: The Way Toward Health 出版年: 2010-6-1 页数: 560 装帧: 平装 丛书: 賽斯書 ISBN: 9789866436116 豆瓣评分 8.8 19人评价 5星73.7% 4星15.8% 3星10.5% 2星0.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來自暢銷書《靈魂永生》的作者.交織在人性與神性間的掙扎與省思賽斯──描寫自己為一個「不再聚焦於物質東西上的能量人格元素」的存在體,自一九六三年起獨家透過女詩人珍?羅伯茲說話;而珍在逐步邁向死亡的長期臥病期間,她從醫院病床上繼續傳述賽斯資料,至一九八四年,這個替二十世紀最深奧和最多產的形上學老師說話的聲音,終於靜默下來了──但這最後的作品並未立即問世。在珍逝世不止十年之後,她的丈夫羅勃.柏茲整理出這段故事,與我們分享珍的最後歲月,以及賽斯在那段時間所給予的精緻教誨。

在觀照人類身體裡的生命奇蹟時,賽斯提及下列概念:「為什麼醫藥和治療往往使疾病永續」、「給疾病命名的作法如何可能對我們不利」、「宗教對創造疾病的影響」、「兒童的健康如何被父母的信念影響」、「幽默作為療癒的一個有效因素」等等。「別將心智想作是個純粹精神性的存在體,而將身體想作是個純粹物質性的存在體。反之,將心智及身體兩者想作是個連續的、交織的過程,那同時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你的思維事實上就與你的身體一樣的實質,而你的身體就與你的思維彷彿的不實質那樣不實質。你實際上是個不可或缺的力量,存在為你環境的一部份,同時卻又與你的環境分開。」

身體病痛乃是「果」,真正的因是其背後痛苦扭曲的心理及心靈能量,如果大家不改變過去的思考模式,也就無法真正解決人類的病痛。一個完全的醫生一定要學會醫人、醫心,真正了解所謂的「身心動力學」,了悟到所有肉體疾病背後扭曲的心靈能量為何?在思想、情緒及生活層面重新恢復平衡,在果的層面的身體自然會回歸健康之道。--許添盛醫師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

生於紐約撒拉托加溫泉市,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通靈人之一。珍除了是賽斯書的作者外,並著有十餘本小說、非小說以及詩等作品,風行全世界。從1963年開始,珍在每週兩次的出神狀態中,代替曾經經歷多次「人身」、現已不具形體、居於多次元實相中的靈性導師--賽斯--口述其教導,並由她的丈夫逐字記錄,傳世為「賽斯資料」。這些資料目前均保存在耶魯大學圖書館。賽斯書探討的範圍涵蓋了心理學、超心理學、醫學、物理學等,都是最具原創性的觀念。

丛书信息 · · · · · ·   賽斯書(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靈界的訊息》《早期課 1》《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卷一)》《how to develop your ESP power》《心靈的本質》 等 。 喜欢读"健康之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卷一)

未知的實相(卷二)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心靈的本質 8.9

意識的探險(賽斯書) 8.5

螺旋舞:打開身體的結,找回快樂的... 8.4

頭腦的東西 9.8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4 有用大路 2023-03-16 12:58:47 河北 读这本书,第一次觉得对自己很陌生。一直都不曾真正从自然,从灵的层面理解人的存在。已被经验过的,验证过的,被认可的,被推崇的,在赛斯书中,这些东西都被推翻,或是重新洗牌。最好是遗忘过去,展开重建的过程。像是把一种硬化死去的角质层一一剥离,露出新肉。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认识之外仍有认识,感觉之外仍有感觉。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短视频,一层一层的空间逐次打开,不断深入,以为到了尽头,但发现离尽头仍然很远,因为那只是一种预想中的尽头。但尽头之外仍有尽头,事实是无尽。除非把固有的观念粉碎,再把僵化的心从已被遗忘的层面尽可能打开,或许才能更接近这个尽头。 (收起)

0 有用来自仙女座 2022-11-06 20:09:05 辽宁 翻译简直是灾难,阅读体验很不好。赛斯说的内容还是很赞的,做了很多笔记,括号里的作者自己的事情再多删减些就好了,显得很啰嗦很无聊,琐碎的细节根本不必记录下来。

0 有用月眠 2024-05-08 20:48:03 湖南 赛斯是少食多餐派

0 有用披萨蘸醋 2022-07-26 01:42:58 讲述生命意义的一本书

更多短评 4 条

我要写书评 健康之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Seeking 2012-06-30 11:51:56遠流2005版 赛斯谈疫苗、动物实验和屠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并不劝告我的读者们拒绝让他们的孩子接种,既然由于接种在你们社会里的重要性,你们现在必须考虑它。不过,科学本身到时候会发现许多这种程序的不幸副作用,而开始重新评估这整个题目。
    是真的,有些土著——尤其是在过去——不会患上被西方医学视为自然的童年疾病。当然也是真的,某些原始社会曾因疾病而损失大量的人口。可是,有些这种例子,正是由于突然引进西方医药所引起的。
    不过,我并没怪罪西方医药本身,却只是指出其许多不利的面向。医学也是在一种过渡状态,而它检查它的观念就与检查它的技巧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用动物来做实验的概念,其缺点比好处要多得多;问题出在,一种意识明明在利用另一种,故此与自然之合作倾向对立。
    在遥远的过去,某些古代文明的确以这样一种方式利用动物,但是在一个远较不同的架构内。医生或祭司谦逊地讲出他们的问题,且透过仪式化的舞蹈,然后请求动物的帮助——因此,以那种说法,动物没被牺牲,也没被占便宜。反之,它们在一个合作性的冒险事业里联合在一起,在其中,动物和人两者都了解,并没有意识真的会死,只不过改变其形式。
    在各式各样的情况及遇合里,动物真的常常对人相当有帮助,但所有这些例子,都是合作性的冒险事业。
    (四点三十六分)当然,这导至我至少在此提及,为了人类的消耗,用在动物和家禽屠宰的残酷方法。那些生物被对待,彷佛牠们并没拥有自己的感受和意识——而这样的态度显示对自然事件的一个最不幸的误读。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经由这种程序所发展出的疾病,至少与会存在于有着不卫生状况的、一个非常原始社会里的一样多。就是如此。
    不过,在那种环境,平衡会自己建立,因为在活生物之间的基本了解会被维持住。你无法将哲学与行动分离,而如果不是一方面有关于适者生存的扭曲哲学,还有上帝赐给人们动物、随他们想怎么做的自我本位假设,便不会犯下在屠宰场里的残酷。

賽斯書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6508?page=1

出版社: Lifetime Books, Inc. 賽斯文化 册数: 15 收藏 推荐 2人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靈魂永生 Jane Roberts、珍.羅伯茲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0-4-1 / NT$600 9.2 (142人评价) 你知道嗎?生命真的是生生不息,從來沒有人真的死去! 《靈魂永生》可說是威力最強大的賽斯書之一,是新時代經典中的經典。賽斯這位歷經多世的輪迴轉世,已經不依賴肉...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個人實相的本質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0-8-1 / NT680 8.8 (56人评价) 你相信嗎?外在的一切全部來自內在,從來沒有一樁例外! 因為…… 我們都是把自己的期待化為具體形式的「創造者」,所有外在的顯現其實也就是我們內在渴望的翻版。甚...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健康之道 : 最後的一堂賽斯課 Jane Roberts / 賽斯文化 / 2010-6-1 8.8 (19人评价) 來自暢銷書《靈魂永生》的作者.交織在人性與神性間的掙扎與省思賽斯──描寫自己為一個「不再聚焦於物質東西上的能量人格元素」的存在體,自一九六三年起獨家透過女詩...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神奇之道 珍.羅伯茲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0-12-6 / 320NT 9.1 (37人评价) 你明白嗎?你想要的一切,你都能夠創造,只要你懂得神奇之道。 對於我們在這個世間的生存之道以及生存之謎,有太多人或許竭力在各個學說、教派、思想探尋答案,卻往往...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心靈的本質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1-9-30 / NT450 8.9 (21人评价) 感受了嗎?存在是來自「愛」這股力量,「愛」尋求表現與創造! 相對於現代男女對性與愛充滿了迷惑與混淆,本書除了深入人類心靈的特質,並詳談意識、夢、想像和創造力...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靈界的訊息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0-11-1 / NT450 (23人评价) 你在聽嗎?你內在擁有豐沛的知識,如活泉般潤澤你的生命,只要你願意傾聽它源源不絕的訊息。 暢銷賽斯書《靈魂永生》和《個人實相的本質》的作者珍.羅伯茲(1929...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未知的實相(卷一) Jane Roberts、珍.羅伯茲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2-1-10 / NT390 8.4 (23人评价) 你探勘過嗎?在自己的心靈裡有個未知的世界,等著你踏查,去感覺內在的神奇力量和與不可思議! 在人生當中,我們沒有選擇的道路、沒有實現的衝動,以及閒置一旁的白日...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夢與意識投射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1-5-3 / NT550 (少于10人评价) 你想不想?潛入意識深海,看看內在生命如何擴展再擴展,不曾間斷…… 我們的意識永不熄滅,肉身只是一套套的裝扮,卸下之後,你依然存在。但是「活著」是必要的學習歷...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卷一)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2-1-1 / 520NT (12人评价) 你提問過嗎?生命究竟起源於何處,存在究竟綿延至何方,這一切的答案就在價值完成的過程之中! 對於生命、對於存在,你一定問過很多問題,卻遍尋答案無覓處,難以確定...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早期課 1 Jane Roberts / 洪志美、張黛眉、梁瑞安 / 賽斯文化 / 2013-1-28 / NT620 (15人评价) 《早期課》是珍.羅伯茲最早於一九六三年十二月開始在出神或解離狀態中說話,替知名的「能量人格元素」賽斯傳述的資料,共有五百一十節內容,涵蓋了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實習神明手冊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09-1-1 / 390NT (10人评价) 你想要瞭解什麼是超感官知覺(ESP),想要開發自己的內在超感官,發揮與生俱來的實習神明潛力嗎?本書絕對是你不可或缺的完全指南。 這本書不但記錄一個又一個令人...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未知的實相(卷二)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2-1 / NT780 (11人评价) 你探勘過嗎?在自己的心靈裡有個未知的世界,等著你踏查,去感覺內在的神奇力量和與不可思議! 在人生當中,我們沒有選擇的道路、沒有實現的衝動,以及閒置一旁的白日...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卷二)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2012-1-1 / 450NT (少于10人评价) 你提問過嗎?生命究竟起源於何處,存在究竟綿延至何方,這一切的答案就在價值完成的過程之中! 對於生命、對於存在,你一定問過很多問題,卻遍尋答案無覓處,難以確定...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Jane Roberts / 王季慶 / 賽斯文化 / 2011-12-5 (少于10人评价) 你想過嗎?每一樁群體事件都是所有個人的集體創造,天災人禍無一例外! 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水災、地震、海嘯、傳染病大流行、核災……動輒影響千百萬人,在鼻酸之際...

想读 在读 读过 纸质版 183.90元 加入购书单

how to develop your ESP power Jane Riberts / Lifetime Books, Inc. / HK$149.50 (少于10人评价) 想读 在读 读过 加入购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