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的整合

作者: 布蘭特•寇 出版社: 心靈工坊 译者: 易之新 出版年: 2005年07月06日 定价: NT$ 380 ISBN: 9789867574466 豆瓣评分 9.9 18人评价 5星83.3% 4星16.7% 3星0.0% 2星0.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一般相關書籍介紹到「心理學」的定義時,是從希臘字源的「靈魂之學」演變到當代的「研究行為與心理歷程的科學」,從靈性的角度轉為科學的研究,主流的心理學便包括早期強調實驗的行為學派、探討潛意識的精神分析以及人本心理學。而同時,人類因為有靈性的需求,各種靈性傳統與流派也持續蓬勃發展。

「超個人心理學」試圖整合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以全新的方式綜合這兩種深入人類意識的方法,並保持對兩者的尊重。超個人心理治療即依據各個理論及治療師的風格,有不同的做法。超個人心理學是心理學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因為有關靈性的議題、現代社會裡的宗教活動,或是與心靈主題有關的各種活動或學派,在各個社會都不勝枚舉。不過,台灣的相關領域工作者和西方發展超個人心理學的人比起來,可說是站在更好的位置,因為許多靈性議題源自於東方文化,一旦我們參考西方各家的研究理論,整合目前社會發生的事件和心靈現象,連結回自身的各種靈性傳統,我們便能整理出東方或台灣的心理學。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布蘭特.寇特萊特

加州整合學院整合諮商心理系主任,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心理學學士,一九七六年於聯合學院取得臨床心理學博士,也是合法執業的心理師。布蘭特最初是經由佛學、克里希那穆提的理論和哈達瑜伽進入超個人心理學的領域,同時具有精神分析、團體歷程和存在心理治療(著重於完形治療)的背景。他目前的興趣是整合人本-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终极存有,会因为我们持有的一神论或非二元论而有所不同,可是这两种观点对于迈向终极存有的行动的共识,却比我们所以为的更多。不同体系以不同语汇描述进入终极存有的行动,例如,可以将其描述成灵魂的显露、神恩的流入,或是佛性的逐渐展现。最终结果也有所不同一进人灵性我或无我(由于完全进人无我是非常少见的情形,所以这一点在目前不太重要)。有趣的是,一神论和非二元论对终极存有的显露会如何转化自我,竟然有非常相似的观点,都主张那是进入更大的平和、宁静、广阔及爱的意识。意识被扩展,变得更加精细,更深人内心,并得到更大的智慧、慈悲、同理心、敏感度,以及感官和身体的觉察力。人更专注于自然的存在、内在喜悦的灵性意识,变得比较少呈现自动反应,也不需要依靠外在的响应来证明自己。 (查看原文) 圆圆 2024-07-05 08:49:22 —— 引自章节:225 【第九章】超个人实务的原则 虽然心理治疗比较倾向天避免让治疗师扮演老师的角色,)但这个观念仍有争议。因为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是一种教育:学习认识自己,学习了解自己的感受,学习如何与自己有更深的联结、与他人更加亲密。所以治疗师可以被视为老师,通过亲身示范如何与困难和痛苦同在,教导别人(如教导同理心),教导新的价值观(如“感受是生活的关键指引”“亲密是重要的”等等)。 (查看原文) 圆圆 2024-07-05 08:49:22 —— 引自章节:177 【第七章】超常意识状态

了解超个人心理治疗必读书目

1 有用cici cui 2007-10-12 15:28:39 神秘的让人想去读

2 有用一味心斋 2014-08-25 10:02:31 对超个人心理学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概念更清晰,对自己的学习成长很有帮助!

更多短评 4 条

我要写书评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的整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清流~Nocturn 2007-08-24 22:54:32 灵性与科学 本来想写个又长又详细的评论,但实在是懒得写,而且我都写了别人还买书看什么呢……我只想很简单地说:这是一本好书。 虽然我推荐有心理学背景的人看(因为其中一些关于心理治疗的部分作者实在是太喜欢用术语,加上台湾人原本表达方式就与大陆人不同,如果是普通读者那些部分可能完全会不知所云),但是凡是对灵修、灵性感兴趣的人至少都还是应该看看此类书籍。

强调灵性是新时代的典型特质,但由于灵性太过虚无缥缈,有时难免遭人利用,或者被描绘得无限美好,或者就遭人鄙视。而作者则能够尽量以科学的眼光去考量看待灵性的本质及其对于心理和个人现实生活的影响,比之当前我们社会中盲目的所谓“灵性觉醒”或物质主义的态度真是高明,也清醒,太多了。 由于对于灵性的科学探索尚处在初级阶段,书中很难说有什么能作为结论的语言。虽然作者在书尾做了个结论,但那更像是作者对于他实践经验的一个简单总结和讨论。书中的精髓在于对于各种思潮和实践方法的介绍及其临床探讨,作者并未尝试生硬地整合这些理论,而只是尽量客观地去介绍其主要内容和目前的社会评价,相当难得。同时,作者也是一个尝试以科学的方法来实践灵性治疗的先驱,他宝贵的临床经验也可为后来人提供借鉴。

以下是书中一些我很看重的内容: —常见的几种的灵性治疗的流派介绍及其目前的社会评价 —常见的几种灵性架构的介绍 —主要的灵性治疗/灵修方法的介绍和探讨及一些注意事项 —灵性危机与精神病之间的临床分辨原则 —迷幻药物的使用和探讨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经验总结以及目前遇到的困难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原文地址:http://anseeing.com/2007/08/psychotherapy-and-spirit/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投诉 有用 16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6 3回应收起 RickyZhang 2021-08-21 20:33:13 净化和脱离制约,唤醒人看见实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从喜欢上肯·威尔伯的光谱理论之后,就开始对超个人心理学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于是这次找来一本综述类的书来看看。不但没有翻车,而且还收获满满,从理论到各个取向的优劣分析,还有具体的方法介绍,可谓是探索超个人心理治疗领域的路书。

这会让我想到十年前我还会对佛教的烧香拜佛有些反感,进而觉得如果我不了解一件事物如何能够对其进行评判,于是开始研读佛法,然后变成开始喜爱佛法。现在似乎历史重演,对于灵性部分也是有一样的感受,在接触超个人心理学之前,会对许多身心灵的课程有些反感,乃至情绪会波及到有些灵修的朋友。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似乎能够理解“灵性”这回事,也开始慢慢接纳灵性。

当然我说的佛法并不是大众眼中的佛教,我说的灵性也不是大众眼中的身心灵。我现在深深的体会到,一粒老鼠屎是如何坏了一锅粥。

先放下个人的评判,回到书的本身,因为可以讨论的内容太多,同样因为篇幅的关系只能摘录总结下主要的收获,以此作为一个读后的小结。按照书本的章节主要也是三个方面:

一、超个人理论

书中给超个人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超个人心理学是将宗教、哲学所关注的人生终极议题放入心理学的内涵中,将宗教的内容用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诠释,对古老的宗教行为赋予现代心理学的新意。”

也很有意思的是把“心理”也和灵性挂钩起来,“‘心理 / psyche’的字源是希腊文,意指’灵魂’,打开’心理’的意思就是向灵魂的转化力量敞开。”这或多或少有些王婆卖瓜的味道。

从四个核心话题:身 / Body、心 / Mind、魂 / Soul、灵 / Spirit来看,灵性和心理学面对层面还是有差异的。我觉得更重要是,“灵性和心理学交会的地方,就是意识的范畴。”“意识是超个人心理治疗的核心。”

其实无论做任何灵性的探索,最终还是要回到意识层面。

也以此让我开始认同超个人的一句话就是,“超个人心理学近年来的重心已逐渐转变方向,从’超越’个人的现象到开始试图寻找日常生活、一般意识中的神圣性。”可能这是我个人偏好的方向吧。如果只是超个人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我会觉得很容易剑走偏锋。在稍后的介绍中也会着重提及。

所以“超个人心理治疗不只是一套信念体系,更是活生生的经验。”

其实说起超个人很多界限难以界定,我觉得作者帮助澄清了许多,比如“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就是我们真正的身份认同不只是心理学的自我,还包括灵性的存有,这种灵性的脉络是建立在一神论和非二元论两个永恒的传统上,将自我的心理疗愈和成长视为实现灵性来源的命运旅程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关键要素:

1、脉络包括治疗师的信念、价值观和意图

2、内容是指超个人经验

3、过程则是从认同开始,再经过去除认同,最后到自我超越的发展。

其中会反复强调治疗师的作用,比起其它心理咨询来说,对于超个人心理治疗师的要求更高一些。“治疗师的活在当下是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关键因素。”“当治疗师能深入地觉察身体、与情绪连结、开放敏锐地认知,以及有某种程度的灵性觉醒,就更能彻底地活在当下。”

按照作者的总结,其实超个人心理治疗在做的事情就是,“净化和脱离制约,唤醒人看见实相。”以此我觉得超个人心理治疗最大的魅力是来自于,“我们唯一坚守的教条就是不要坚守任何教条。”

相应的在西方表现形式就是,“透过灵修重新与圣灵连结,以寻找灵性的自由、完整和’救赎’”。而在东方则会,“强调自我的虚幻本质,以及无相、无名、不具人格的灵性实相是存有基础的终极显现。

二、治疗取向

“本书主张超个人心理治疗必须吸收行为学派、精神分析和人本心理学最强而有力的洞识与技巧,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使超个人取向不但得到更清楚的界定,也能保持弹性和创新,透过整合和创造的方式,逐渐实现超个人的潜力。”

如果不是作者的总结和归纳,还真不知道这些都是超个人的领域,也可以看到不同取向之间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肯·威尔伯的光谱模式

荣格学派

钻石途径

心理综合学

葛罗夫的全方位模式

超个人存在心理治疗

超个人精神分析

以身体为中心的超个人取向

很喜欢作者最后的总结:“荣格学派和心理综合学从想象的范畴进入神圣存有,以身体为中心的学派运用身体进入内心深处而接触神圣存有,钻石途径经由客体关系和深入的当下经验而进入,精神分析透过自我与他者的旧有形态而进入,存在学派经过有机的经验而进入,葛罗夫则运用超常意识状态接触神圣存有。”

对于我来说更有价值的是对于每种取向的利弊分析。记得当初看《意识光谱》的时候,惊为天人,就是觉得老肯说的真好,关键以此会觉得老肯说的什么都对。

作者也总结了老肯最有贡献的“前/超谬误”理论:“婴儿的前个人状态还没有自我意识,超个人状态则是经过自我意识的发展,然后加以超越,所以仍有自省的能力,但不受自我的限制。”

同时还有三种微细病理学:

‘整合-认同的失败’是魂与神性持续的分裂而造成的,也就是无法了解神圣的同在只是’内在本质的图像’。

‘假涅槃’是误把微细或原型的类型误以为是’最终的解脱’。

‘假体悟’是执著于存在本然之苦的体悟,却不加以超越。

这种整理和提炼帮助我更加的清晰了老肯理论的框架,同时对于光谱理论的批判也是让我看见当进入痴迷和热爱状态时缺乏必要的思考。

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光谱模式只是一种用佛教和吠檀多哲学诠释永恒哲学的方式。”

虽然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还是很喜欢佛法,乃至对于禅修的高度肯定,但也会客观的评价“威尔伯认为所有道路的目标都是佛教非二元论的诠释,等于扭曲了其他灵性道路。”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态度。

光谱的概念的确会让人看的很舒适,其实很多理论都会这样,归纳整理让概念之间能够互通起来,在打通壁垒的同时,也是一张妥妥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Procrustes)。

至于其它几个取向的感悟就不占用这里的篇幅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三、临床课题

在临床课题中非常实用的介绍了一些落地的工具和在治疗过程中会面对的主要课题。对于我来说主要的收获在于:禅修、灵性危机和灵性逃避。

作者花了不少的篇幅来介绍禅修,更是说,“超个人心理治疗最迷人的领域之一,就是结合禅修和心理治疗两种意识取向。”“心理治疗对禅修的帮助可能在未来被证明是西方心理学对灵修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可见作者对于禅修的喜欢。

这也是让我产生共鸣的一点,专注(使觉察力的范围缩小、集中)和洞察(或正念,即觉察力的拓展)的一种练习方式。更喜欢作者的一种说法,“专注而不产生反应”。

作者也说,“佛教坚信没有灵魂的存在,实相的本质是非个人化的不二境界。”这也是我喜欢佛法的原因,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的,所以就不明白为何现在那么多佛教信众都是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也是作者强调很多次,也引用了英格勒(1986)的说法,“认为自我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和整合之前,观照禅修之类的揭露技巧会使某些人的自我更不稳定。”之所以走上不同的道路也许就是因为在错误的阶段进入了禅修的世界。

现在很多的怪象已经脱离了禅修本来的面貌。真正实修过的也很容易去体会到,“纯然的看见和超我的评断只有一线之隔。”落入超我的评断就很容易进入作者着重阐述的另一个课题,“灵性危机”。

作者把灵性危机分为这么几类:

一、意识的改变:拙火觉醒、濒死体验、合一意识、回归核心而得到更新、前世经验

二、向灵界或微细界开放:神通的危机、巫士的危机、通灵或与指导灵沟通、附身状态、遇见幽浮

看过以后才明白我原来反感身心灵具体就是在面对已经进入灵性危机的朋友,会以此质疑践行的方法。其实不难看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灵修老师本身还很OK,但是到学生乃至第二代之后的老师会出现一些神神叨叨的行为。这也就是各种灵性危机。

很喜欢作者的一句引用,“神秘主义者在灵性大海中游泳,而精神分裂患者却在其中溺水。”就怕是已经溺水了,还以为是在水下游泳。

同时作者总结的非常到位,“在灵性危机中的人常常较容易与身体脱节,而在灵性层面的骚乱经验中迷失。”也就是说越是离开身体的感受,越容易落入灵性危机的漩涡。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几乎是经常会看见的,“灵性逃避”,即“以灵性观念掩饰逃避的防御机制”。这些归纳和定义真的很精彩,精准的归纳了一大类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的现象:

“我不想表现自己的愤怒,因为我不想伤害别人。”

“我不想挖掘过去,我想放下过去,往事已无法改变,我要活在当下。”

“我只想原谅某某人,继续往前走。”

“我专注在灵性道路后,越来越不执著于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和需要。”

“我想对人心怀慈悲,献身于世上的慈悲行动。”

作者的总结相当到位,“灵性逃避会采用灵性的语言和概念’重新架构’个人的问题,以掩饰压抑和防御,这是一种超个人的合理化作用。”

当然,我的收获不仅仅如此,只是先写这些,所以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借用作者的一句话,“所有治疗都是在某一个层面重新学习。”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超个人的领域都是一种重新学习。

非常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自认已完成心理工作的人,常常是最否认自身问题的人。”直面自己的心理,直面自己的灵性,才都会绽放出实相的光芒。

最后借用作者的一句话来结尾,“每当我们跨出自我的界限,灵性就会倾泻而出。”

2021-8-5

投诉 有用 7 没用 0 7 0回应收起 野兽爱智慧 2010-04-23 12:14:54 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 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

野兽爱智慧

心理治疗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治疗方法有400多种;按学派划分有精神分析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放松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存在主义疗法、超个人心理疗法等,按形式划分有个别心理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而另类疗法也有食物疗法、植物疗法(如草药及中药等)、接触疗法(如脚底按摩、推拿、整脊等)、身心灵疗法(如气功、坐禅、瑜伽、静坐、祈祷、灵气、占星、花精等)之门类。

它们都有其功效,但也都有其局限,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或技巧,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疗愈需要。阅读好书是一个增进了解、帮助分辨的一种方式,但没有人只是通过阅读就能自我疗愈。在自我探索之路上,请记住在《羯腊摩经》中佛陀所说的话:勿因耳闻而轻信,道听途说本无稽; 不以传统而妄信,历代传说多谬奇; 众人谣言不可靠,毫厘之差失千里; 迷信教条未见安,经典所载非无疑; 师长训示固可贵,迷信权威非所宜; 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复益人;必矣体察分析后,始能虔信并奉行。

一.《超个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 布兰特•寇特莱特(Brant Cortright)著, 易之新译,心灵工坊,2005年7月初版,380元

超个人心理治疗是一种致力于整合身体、情绪、心智和灵性各面向健康的疗愈,其目标是建立功能最好、最正常的健康。超个人经验的疗愈潜力已经得到证实,并可以从心理观点探索灵性议题。 超个人治疗师可能采用传统的治疗技巧,以及从灵修衍生出来的方法,比如静坐和心灵的训练。鼓励案主注意身心的过程,并深入探索内在的精神生活,进而发现丰富的内在资源,以及自我疗愈的固有能力。

超个人取向并不认为其他方法没有效果,任何方法都会有适用的人和适用的时候,可是,超个人取向所需要的背景确实比一般取向更为广大,有更兼容并蓄的发展远景,让一个人能放下过去,更完满的活在当下。根据灵性教导的永恒智慧,人有可能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存,不受恐惧和贪婪所驱策,而是受到慈悲和使命感的激发。

超个人心理治疗并不是只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而已,就像渔夫教饥饿的人如何捕鱼,而不只是给他们鱼吃一样。治疗师会鼓励案主发展各种内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超个人治疗有其一些常用方法。

身体的健康:超个人心理治疗除了培养人认识饮食和运动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包括各种身体工作,比如生物能、哈达瑜伽、太极拳、合气道、生理回馈、感官觉察和动作治疗等等。这些专业藉着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微的身体感觉,以训练觉察力,有些则特别着重于身心的整合和自制,有些则能释放堵塞的情绪和习以为常的紧张模式,使人更为放松和自由。

情绪的宣泄:不论用什么方法,释放堵塞的情绪是疗愈昔日伤口、使人完全自由地活在当下所不可或缺的。超个人治疗透过各种方法,比如呼吸工作、引导想象、梦、而已产生强大的情绪疗愈作用。

认知的重新归因:藉着学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痛苦事件的经验,改变对这些事的看法,可以学会把困难看成学习的经验,免除与过往相关的羞耻感、罪恶感和愤怒,而能在当下体验到更大的自由,并藉此学会以慈悲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世界。

存在的疑问:在遇到危机时,面临价值观、意义和选择的存在性问题,有可能导致超个人的探索。

想象与梦工作:这些方法包括的技巧有梦的分析、积极想象、完形对话,以及催眠引发不同的意识状态,可以用来建立“自我”的力量,或是探索心灵的超个人面向。超个人工作并不是依赖技巧,而在于如何运用技巧。

静坐:静坐可以加强人对生活中灵性层面的认识,也是有助于治疗的辅助方法。不同方式的静坐会有不同的效果,可是大部分都能增加自我觉察力和敏感度,了解心灵的运作。使心灵集中和平静的专注练习,可以治疗焦虑。

二.《当代占星研究》苏•汤普金(Sue Tompkins)著,胡因梦译,积木文化,2009年7月初版,NTD$550

近几十年来在英美,占星这门学科体系日渐完善也渐趋专业,但一直以来国内坊间的占星书籍多着重在以十二星座的特质为主,作命理占卜或心理测验式的解读,在通俗趣味的背后,却也因为论述不够严谨、似是而非,加上往往将十二星座的原型类型化,造成许多学习者对占星产生刻板印象,多数人遂无法进入专业占星领域一窥堂奥。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技艺时最快的入门方式,就是先了解这个领域里贡献良多的大师们各有什么专长和心得。就生活在东方世界的占星学子而言,阅读卓然有成的占星家著作,应该是最省时省力和省学费的方式了;这也是胡因梦长久以来的一种学习模式

本书是伦敦占星学院的指定教材,由伦敦占星学院的创办人苏•汤普金女士撰述而成,从占星学的历史背景谈起,内容包括占星基础理论、占星学历史、专有名词、个人星盘绘制、黄道十二宫的意义、黄道十二星座的特质、行星相位及相位图型、星盘解读分析技巧等,全书条理分明、诠释精微。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文笔优美流畅,观念的说明浅显易懂,绝不会让你在深奥的专业术语中迷路困惑,是有志于占星学习者的入门必备手册,也是理解占星精髓的专业参考。

苏以平实幽默、老练专业而又略带嘲讽的文字风格,为一本原属于工具式的基本教科书,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趣味。在第一章里,苏为读者解析了占星学背后的神秘学法则及哲学理念。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悖论,几乎是每一个占星学的门外汉必定会提出的质疑,而苏以“生命地图”的概念,巧妙地消融了“Fate and Will”的两难之局,让读者从一种被定业“锁码”的无奈感解脱,进而发掘本命盘所承诺的发展潜力和选择的可能性。

三.《花精与花魂:崔玖谈花精疗癒力》(The Power of Flower Essence Therapy)崔玖、林少雯著,心灵工坊出版,2007年5月初版,新台币320元

花精是一种能量疗法。宇宙是一个大的能量场,充满了微波动。生物体之间,精神意识会微妙地彼此共振。植物以花朵展现它独特的灵性,结合了阳光、净水,花的内在精粹可以传留下来。各别的花精中所含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疗治力量,能与人奥秘互动,补平人心深处郁结的情绪。

《花精与花魂》用文学的笔法叙述一位学有所成的专科医师,如何改行去学一套完全陌生的医学,娓娓道来,十分传神。台湾“另类医学之父”崔玖一路追随花魂与花语,以十五年临床经验、四千多位案例的研究成果,为你揭开花精治疗的奥秘!

崔玖运用同类疗法原理,并以科学仪器客观探究病患体内的不平衡处,加上敏锐的心理分析,在花精疗癒的医路上,帮助许多人解去深层捆绑,不再“病由心生”,重寻个体的成长。

她以丰富的学养,宽厚的生命经验与心灵体会,诠释释花精疗法对身、心、灵既智慧又灵巧的疗愈能量,感性与学理兼具。花精“不只可以消除痛苦,纾解情绪,还可以提升心性,找回个体的正途,达到修心养性,灵性成长的目的”。

四.《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美)彼得•班克特著,李宏昀 沈梦蝶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一版,58元

《谈话疗法》是为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种类繁多的当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渊源的人而写,是一本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的教科书。

该书涵盖东、西方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精神分析、认知治疗、存在主义和禅宗以及从古至今各种心理治疗实践,包括启蒙运动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临床心理学的最近发展概况。作者试图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信息,案例研究、故事、轶事、个人回忆让该书鲜活丰满。

班克特认为治疗者不仅要学会倾听言辞,更要学会倾听沉默;不但要听得懂可以言传的,还要听得懂只可意会的。要能从已有的学问中走出来,学着去欣赏那些之前毫无所知或所知甚少的学派。

他劝告我们一定要牢记:对于心理治疗的奥秘和真实,决不存在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释一切的终极真理。在我们积极追逐智慧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将会遇到许多江湖骗子,他们会对最复杂的难题提供出简单的解答;我们得学会“遇佛杀佛”,要“杀”的不是假先知或当代的二道贩子,而是我们自身内部的那一面,那总是寻求固定答案、总是要求外部权威来提供快捷、可人、简明答案的那一面。对于任何貌似不可动摇的论断,你最好是把它当作仅仅是一个引起兴趣的线索。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14:27,野兽爱智慧居 投诉 有用 6 没用 1有关键情节透露 6 1 1回应收起 田 2023-04-28 17:29:54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版 意识是无边的海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遇到这本书,了解到超个人心理学,仿佛是偶然也是必然。

从高中到大二,一直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并一度将成为心理治疗师作为我的理想。心灵,灵魂,自我,思想,生命,意义,一直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存在。然而在大二学了一年的心理学课程,却不得不感慨于心理学的科学化、实验化、认知化将我真正在意的部分掩盖了不少。但这些也都还好,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心理学关注于个体——个体的发展、认知、问题等,却常常忽略结构性、社会性的问题。很多时候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应该归咎于个体并让个体去改变自己吗?如果无法有结构性的变化,从个体入手就能解决问题吗?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大二到大三的暑假,由于对心理学的价值再反思,再加上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糟心事,情绪非常糟糕,对自我和现实世界都产生了很强烈的怀疑。那段日子看了一些佛教相关的书,仿佛真的有被佛光笼罩的感觉,好像一切都不存在、不真实,我也不在乎一切。后来大三上学期开学之后,我选修了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政治学的入门课程,试图广泛地了解人文社科,从这些视角认识世界和人类。当然,这确实给了我无与伦比的收获,这里不再多说。

这期间,我遇到了近几年我最喜欢的作家赫尔曼·黑塞,陆续看了《悉达多》《德米安》《荒原狼》《在轮下》《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感触很深,自我的召唤,灵魂的指引,宇宙的语言,命运的选择,当下与永恒,等等,让我对如何面对自我和命运、如何选择有了更深的想法。同时期,我接触到更多宗教相关的内容,接触到占星术,阅读了荣格自传;我开始整夜地做奇异的梦,梦醒之后记忆深刻,有时候会把梦记下来;情绪起伏很大,时常处于一种脱离自我的状态,对外界难以注意和回应。我感觉,似乎有什么在引导着我去发现“灵性实相”。一年前的我,可能还会说这一切都是所谓的“迷信”“不科学”,可当下的我却想要更深地探索灵性,也开始质疑科学,科学是否也只是一种宗教?

说回这本书,但都是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

在看书之前,我对心理治疗有一定了解,对灵性实相几乎没有了解。书里对灵性实相的介绍非常简短,并不足以弥补我对其的无知。超个人心理学是将传统心理学与灵性结合起来的思考和讨论,在读的过程中,对我有很多启发,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质疑,这一切也都建立在我并没有真实的灵性体验,也没有灵性探索的经历之上。

传统心理学和灵性都在探讨何为自我,而给出不同的答案。传统心理学更多将自我看作独立个体;灵性将自我与宇宙、神性连接,打破自我的局限与边界;社会学中有将人视为世俗性与神圣性(来源于集体)两面一体的涂尔干,有将自我视为关系、互动和展演中的自我等。我接纳这一切思考,也在反思自己。

传统心理治疗与灵性有所相通,但真正要将灵性融入传统心理治疗,问题很多,作者也介绍了很多思考,我的想法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是灵性究竟能够在何种层面上融入传统心理治疗?就像作者也提到的,很多时候灵性的引入,来访将注意力转移到灵性的发展上,却仍然不能解决现实中心理的问题,造成灵性逃避,当然我并不是说就必须先要去关注当下的问题、童年的创伤、存在主义主题等等,只是灵性的发展如何与传统心理治疗所关注的问题相处,这是我非常好奇的问题。第二是心理治疗师若要引导来访进行灵性的发展,治疗师的位置很难界定,并且对于治疗师的要求非常高,实操层面还有许多需要认真考虑的地方。

我也思考关于超个人心理学的根基理念,为什么每个人的终极追求是灵性?我也思考,意识是宽广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潜意识、集体无意识、更为广阔的宇宙的意识,我们很难触及到,但这又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想要去探索的呢?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的信念和好奇心。意识是否要分等级,追求是否要分等级,如何分等级?有些灵性开悟的过程常常被诊断为精神疾病,那么正常与不正常又应该怎么区别?

结合我自己的体验,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作为从小被唯物主义思想灌输的一代,感觉很多人(包括和很多身边人的交流)都无法接受灵性的理论。而我虽然对灵性充满好奇和探索欲,却依然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价值想要实现,虽然灵性探索与现实生活也并不矛盾,但时间总是有限的,可能仍然需要有所排序、有所侧重。先前我一度觉得,自己应该先去探索灵性,当灵性开悟后,或许对现实生活的价值判断会有很大改变,届时再重构我的现实生活。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大概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让我对灵性祛魅,我不再给灵性开悟和现实生活排序,我想要顺其自然了,我并不觉得灵性就一定要是一切的终极价值,我觉得它是我需要去探索的一个领域,就像我探索的任何一个领域一样,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灵性焦虑”——对想要探索灵性而纠结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生活的焦虑。而我也意识到自己是否也存在灵性逃避的问题,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严重的问题时,就将注意力转移到灵性探索,试图以这种方式掩盖现实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现实问题不解决,确实像一根刺扎在心里,不会真的好起来。

再说个人选择。我想我不会在当下就选择超个人心理学,我远远没有准备好当下就去进行全然的灵性探索,我也有很多现实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这些是我更想要探索的问题。当然,何为自我、何为宇宙、何为人、何为意识、何为存在、何为关系、意义何在?这些都会是我终生想要去探索的问题,我也一定会在某刻准备好去探索灵性,在灵性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本书让我坚定想法,也让我安心,不需要在当下就立刻开始,可以顺其自然,可以跟着心走。

摘录一段:“太急于追求灵性功课,也可能产生灵性逃避。从超个人观点来看,整个人生确实具有意义和更大的目标,而追寻更大的意义也是值得赞赏的,但过于急切地把所有目标集中在灵性功课的探索上,也可能成为逃避眼前痛苦的方法。真正的灵性功课不在远方,通常就在痛苦、黑暗及困惑之中,往往只有在回顾时才能认清这些功课的真相,而且可能在数年或数十年之后,整个故事才有机会展现出来。”

意识是无边的海洋。从前我站在海岸边,背对大海,一无所知,却心安理得。后来我转过身,才发现身后是一片海,那一刻,我恐惧又好奇。我望着眼前无际的大海,那么迷人,又那么危险。可我知道,我终将学会游泳,学会沉浮,纵身跃入其中,去探索海洋深处的秘密,即使无法到达彼岸,也可能没有彼岸,我甘心最终累了就葬身海洋。那时候,我的自我又会在何处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1 没用 0 1 0回应收起 道乾 2023-09-28 11:04:24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版 摘抄 从佛教的观点来解读禅修 探讨禅修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是从佛教的观点了解所有禅修。戈尔曼(Goleman,1988)、科恩菲尔德(Kornfield,1993a)和其他人都支持这种立场,在超个人领域也得到广泛而未经批判的接纳。总结这种立场就是所有禅修都被视为下述两种形式之一:专注(使觉察力的范围缩小、集中)和洞察(或正念,即觉察力的扩展)。。 这是非常重要而有力的观点,可以简化非常复杂的领域(其中有数百种禅修方式)。佛教认为心灵的基础是觉察,把焦点放在“心”上的时候,就将所有禅修视为觉察的开启或关闭。精神分析也把心理治疗方法分为潜意识素材浮现的“掩盖”或“揭露”,因此,可以说这种观点是禅修和心理治疗间的美好桥梁。 然而,这个观点虽然是整理这个领域的方法,却也有其限制。最主要的两种限制是:第一,企图以“专注”这个词来解释比该词字面意思更庞大的现象;第二,非二元的世界观忽略了其他灵性教导描述的其他的意识层面。这两项限制都需要更深入的解决。 首先,我们无法清楚划分何者是专注的练习,何者是洞察的练习。戈尔曼(1988)将“虔诚”和祷告归类为专注的练习,但科恩菲尔德(1993a)却将“虔诚”归类为洞察的练习;瓦许本((1988)认为有些祷告应该归类为专注的练习,但有些则不该如此归类。这种混淆是因为用“专注”来描述了它本身无法涵盖的心理现象。 佛教认为专注于呼吸的内在作用、重复咒语产生的宁静、虔诚体验神圣之爱而陶醉在神性中的狂喜,或是进入灵魂深层崭新的内在意识而有的力量、喜悦、平和,都只被视为专注的各种变形,完全忽视这些状态在现象上的大幅差异,而被合并为单一的类别。可是,从永恒哲学的观点来看,“专注”一词完全不足以描述禅修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意识变化,这是这种方式的第二个主要限制。 佛教对非人格化神性的不二世界有绝佳的阐述,但完全忽略了人格化神性的一神关系论层面。虽然大部分宗教传统都包含人格化和非人格化这两个部分,但佛教是例外,佛教坚信没有灵魂的存在,实相的本质是非人格化的不二境界。 从永恒哲学的观点来看,佛教的禅修观点虽然有用,却是局限的,它全神贯注于观照,却忽略了灵魂的各种维度和灵性意识的诸多面貌,以及大部分其他灵修传统探索的生命。由于佛教的观点只重视观照,所以这个议题必须从佛教世界观之外的立场来讨论。

灵的道路——非人格化的神性 观照法 “观照”一词虽然是佛教专用的术语,但我在此用来涵盖非二元灵性传统中一大类彼此非常类似的精细禅修方法。佛教许多支派都有这种方法,如藏传佛教(观照)、小乘佛教(纯然专注或内观)、禅宗(打坐)。印度传统虽然用不同的语汇描述这种过程,把禅修方法错误地分类为专注的技巧,但和佛教的观照在本质上仍是相似的。而萨迦派(Samkya)的修炼就是从自然本性(prakriti)中区隔出观察的最高精神(purusha)的过程。奥罗宾多的整合瑜伽称之为“目睹”或“超然的观察者禅修”。吠檀多派则是强调辨别的觉察,将梵我(永恒的)和所有非梵我(非永恒的)区分开来。龙树菩萨寻找探索的人,拉玛纳·马哈希(Ramana Maharshi)在自我探索的禅修中不断去除认同、寻找本源,都可视为这种过程的变形。葛吉夫(Guidjieff)称之为“记住自己”,克里希那穆提以无拣择的觉察(“没有方法”),使这种方式盛行于西方。这种方式也见于基督教的灵修,但在一神关系论传统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这些传统都发展出一种类似的修行方法:专注于觉察本身,不论觉察的内容是什么,都不执取或评断我们的所见、所思、感受和感官,只是单纯地看见它在意识中浮现,然后消失。就好像观看一片云在空中飘过,求道者以超然的方式观察每一件升起的事,不加以认同或执着。整个过程的观念是脱离平常对觉察内容的整个认同,而辨识或洞察觉察本身的过程。 这种方法的结果是极度以当下为中心,在意识开启时进入“当下”,另一个结果则是极度的清明和平静,开始安住于自己里面,心变得较不嘈杂、较为安静、更加觉醒,于是开启某种宽度和深度。留在这种状态时,知觉会变得越来越敏锐、细腻及活在当下。最终,这种精细的觉察会知觉到自我本身是一系列非常快速变动的影像,是一瞬间接着一瞬间串联起来的产物,由于变动的速度极快,所以有一种连续自我的经验,就好像电影是静止图片的快速闪现,使我们经验到连续的动作。这种修行的目标是穿透幻象看见每一个影像间的空隙,了解其实并没有稳定恒久的自我。这种深入体验的洞识能使人解脱

过去二十年来,超个人心理学对这种禅修方法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种方法一开始能强化心理治疗尝试做到的觉察(以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意识到潜意识”)。有一阵子,许多人相信这种禅修方法可以取代心理治疗,因为它能更深入、更有效地完成心理治疗试图达到的目标。可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人一致同意禅修和心理治疗虽然都处理觉察力,却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的。虽然两者并非完全不同,因为处理觉察的方式有互相重叠之处,但仍是不同的方式,所以越来越少人相信光靠禅修就能使人免除心理治疗的需要,反之亦然。 这种禅修方式和心理治疗之间的相似性非常明显。两者都能产生更深入自己内在核心的感觉,整体说来,都有更平静、不易激动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都对此时此地有更充分的觉醒。敞开心胸面对当下,是心理治疗和禅修交会的关键。以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完成未竟之事、成长、尝试新的行为、放弃过去的过时习性模式;以自体心理学和对象关系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恢复受挫的发展努力,使自我和客体的旧有形态能发展成更成熟的形式。这些说的都是一件事:较不专注于过去(旧日创伤、发展缺陷),而在心智、情绪、身体感官的每一个层面都注入更大的活力,向当下开放。心理治疗处理觉察的内容(自我)而达到这个结果;禅修较不关心特殊的内容,而是注意觉察本身,以达到相同的结果。 禅修和心理治疗对觉察的差异在于处理意识内容的性质,更具体地说,禅修和心理治疗各自牵涉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内容的认同。例如,在观照的修行中,当事人不执着于任何特殊的内容观察者学习不去认同任何升起的内容,只观察它的升起和消失。

观察多了,这些内容就会开始减慢速度,而能深入看到其过程。相反的,心理治疗是积极认同、抓取,投入浮现素材的过程,试图了解内容的意义。所有升起的内容都有助于心理的成长,只要在心灵的土壤中耕耘,一再地翻土,从内在处理,就会展现疏通的过程。借由抓紧它(不论这个“它”是感受、影像还是旧有的创伤)、彻底辨认它,了解相关的感受和经验,联结到我们的内在,就能在迈向完整的旅程中,处理和疗愈自我被否认的部分。 这两种取向显然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些素材。在心理治疗中,我们彻底辨识它、坚定地抓住它、致力挖掘它。但在禅修中,我们试图不要抓住它,去除对它的认同,让它消散。 两者还有一项差异,禅修不认为感受有什么特别,只是意识的一部分“材料”,就像思想、形象和感官资料一样。可是,在心理治疗中,感受是其中的精髓,心理学越来越公开承认情感和情感调节是心理生活的核心,所以是心理治疗的重心。禅修和心理治疗对意识的特殊内容有不同的评价,特别是感受的价值。 这两种取向还有三个重要的差异。第一项差异是活动发生的人际场景,禅修虽然常在课堂中学习或是向老师学习,但本质上是独自进行的活动,只有在进入个人单独的深处旅程中,才能穿透独立自我的错觉。相反的,心理治疗发生在人际场域或体系,也就是两人或团体的背景,大部分当代治疗取向都认为尝试得到疗愈和成长的自我必须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达到目的,不论是家庭系统、自体心理学、对象关系理论还是完形治疗,每一种深度治疗都强调自我发展(或发展失败)的早期关系基质的重要性,并重视治疗关系本身的主体间场域对心理治疗效度的特殊重要性(强调移情作用或这个关系的“新”维度)。禅修是个人的修行,而心理治疗发生在关系中。 第二项差异和语言有关。虽然禅修有很长一段时间发生于语言和思维,但基本上是非语言的经验。不同的心理治疗学派对非语言经验的重要性有不同程度的强调,但都一致看重口语表达和说出真话。说出内在经验被视为整合和建构逐渐展现的自我经验的重要成分。因此,禅修是非语言的,而心理治疗则是语言的。 第三项差异和两者的目标有关。心理治疗的目标是通过自我的成长、发展和疗愈来提升生活,但禅修却是通过自我的消除来提升生活。乍看之下,两者的方向完全相反,但大体上来看,超个人心理学可说是企图重组这些看似互不相容的方向。超个人心理学有一个共通的信念:当自我得到整合、坚实、增强,变得更有弹性时,超个人的发展就更容易得到崭新的远景。无论如何,心理治疗和禅修根据不同的目标而对自我及其经验有非常不同的评价,根据上述讨论,下列交集图可以大致描绘观照禅修和心理治疗处理觉察时的异同。

观照禅修的优缺点 观照禅修的心理治疗作用包括非常明确的优点和潜在的缺点(但在实务中可能非常普遍)。优点有好几项,首先,禅修和心理治疗最明显的交集就是以觉察力的扩展为主要目标。布兰克夫妇(Blank & Blank,1974)曾写道:“治疗技巧可以分类为‘掩盖’(强化防御)和‘揭露’(降低防御)的技巧。”观照禅修可以被视为一种“揭露”的技巧(Engler,1986),这种揭露显然非常有助于治疗。 此外,当我们坐着注意观察章识升起的每一件事时,与自己内在经验同在的能力就会增加。参与内心世界、投入内在旅程的能力得到拓展,更能分辨思绪、感受、影像、感官、感觉(我们原本不会注意这些内容)。事实上,我发现来访的许多长期修行的佛教徒有较佳的能力来观察、辨认和说出内在经验。他们有成熟的专注技巧可以使自己留在内心的素材上,这是在一般来访者身上不容易见到的情形。这种能力对深度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可是,这种能力也会带来某些危险,理论上可以避开这些危险,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不受影响。恩格勒(1986)认为在自我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和整合之前,观照禅修之类的揭露技巧会使某些人的自我更不稳定,例如边缘性人格的来访者。基于这个理由,他相信这类来访者不能练习这些禅修。 可是,就绝大多数的神经官能正常的人而言,可能的负面后果并不强烈。在我治疗过的人中,大多数会因为观照禅修而激发一种心智上的超脱,但这并不是观照原本的目的。观照禅修虽然被设计来引发内心世界的觉察力,但矛盾的是,这也是一种逃避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微妙方法,结果是否认或分裂,并不是真正的超脱。部分原因可能是心理治疗和禅修的目标不同,禅修试图不进入情绪/心理层面,以穿透自我的错觉,心理治疗则是针对情绪/心理的自我而采取行动。整体的结果就是禅修者容易清明却冷酷,有一点过于理性。 观照禅修的第二个主要危险和上述情形有关,就是在实际修行中,纯然的看见和超我的评断只有一线之隔。禅修虽然教导不要评断或指责,但正常的神经官能禅修者似乎无法抗拒在纯然的觉察中不经意地混杂超我的批评,结果在多年没有接受心理治疗、只进行禅修之后,许多禅修者会制造一整套新的灵性或观照上的“规则”,结果每次一开始禅修就会产生表征、否认、压抑和严厉的内在批判。每一个被我治疗过的长期禅修者都有这种情形,包括我自己。这种禅修的负面作用需要更进一步的注意(甚至可能包括禅修传统中专门处理这种问题的人)。 第三个主要的限制就是即使达到非常高层的觉知(非常清明、平静、觉察、以当下为中心的状态,非常不同于平常有限而狭窄的觉知),却还是很难活在这种微细的心灵层次。大部分禅修者很快就恢复日常的人格和“自我琐事”(egostuff),发现自己和以前一样容易生气、害怕挫折,没有改变。从统计学来看,“超越”自我范畴和持续生活在纯粹灵性氛围的能力,并不是常见的结果,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心理问题仍必须在心理层面处理。 各种灵修并没有处理心理层面的发展理论地图或治疗工具,而心理治疗则有。我有许多来访者抱怨即使参加了两年的禅修避静,可以非常细腻地观察童年伤口、早期创伤等,但这些创伤完全没有改变。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持续观看它们,禅修老师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素材,只能说观察它或偶尔建议阅读某本特殊的心理学书籍。这些人只有在心理治疗中才能处理和转化这些早期创伤,最终也因此得到极大的帮助,不只有益于他们的生活和关系,对禅修也有所助益。 这是一块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丰饶地带。大部分著作都是强调禅修如何有助于心理治疗,但心理治疗对禅修的帮助可能在未来被证明是西方心理学对灵修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魂的道路——人格化神性 奉献一虔诚一臣服一祷告 在人格化神性传统的魂的道路上,上帝不只是遍布于所有存在的浩瀚非人格意识,更是至高的神性或神灵。这种传统的目标是发展个人内在与这个神灵的关系。如第二章所述,这种神灵可以被经验为没有形体或是被想象成许多形体中的一种形象(如圣母、圣父、基督、克里希纳、印度女神,等等)。这种神灵或可视为存在于追求者的内在(个体灵魂是整体神圣的火花或一部分),或被当成纯属外在的神圣他者(如犹太教),或是两种观点并存。 发展的目标是更深地联结到内在灵魂和神性。内心专注于祷告、召唤、臣服、渴望、信心、向神圣敞开、奉献、虔诚、爱,这些都是朝向神的行动,使追寻者与内在灵魂有更深的联结,祈求神性在灵魂中显现。 魂的道路的现象学经验涵盖许多不同的表现,但特征都是逐渐增加神性与个人灵魂的关系和联结,各种经验包括陷入、深入、开启或提升到爱、意识、权能或力量、纯洁、平静和喜乐之中。发生开启或深入的经验时,通常会觉得联结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上述任何或所有灵魂的性质都有可能展现,这些性质注入内在时,对外在、表面的生命具有转化的作用,对认知、情绪和身体都有所影响,其特征通常是重新转向生活和神性。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祷告,以及印度的虔诚修行法,都是用来使人联结到灵魂层面的神性,使这些灵魂的性质逐渐渗透外在、表层的生命。 有一点必须注意,虔诚或奉献的灵修虽然是一神关系论传统的主要灵修方法,但不二传统也有这些方法,被视为初步或净化的方法。藏传佛教的大圆满法包括了全心奉献的做法,大乘佛教也有这种方法。吠檀多也把这类方法当成发展和净化的步骤之一。就像观照的方法虽然在不二传统中得到了最极致的表现,但也存在于一神关系论的道路里一样,虔诚的方法在一神关系论传统中得到最极致的表现,但也存在于不二道路中。 魂的道路对心理治疗的贡献 这些灵修方法和心理治疗有什么关联呢?换句话说,魂的道路传统的意识发展和心理学方向的意识发展如何产生交集呢?虽然“灵魂显露”(soul emergence)的现象学作用常被体验为一种整体的过程,但基本的心理学作用却可以被分割成当下、爱、喜乐、平静、同理心,消除恐惧的发展。各个部分都值得做进一步的阐述。 逐渐联结到自身灵魂的过程常常是一种加深或扩展身份认同的经验,不是进入不具体的空无,而是进入强而有力、非常坚实的当下感。这种当下感是一种支持的力量,甚至是自我的核心,但同时也环绕、包含并远远超越外在表面的自我,相形之下,更显示出外在自我的不够稳固、脆弱浅薄、近乎空虚。不论是坚实感或当下感,都被视为源自这个深层的灵性来源。落实于这种坚实感就是心理健康和面对人生处境的力量来源。觉得更加活在当下、落实于深层生命,也是心理治疗的目标,但两者的含意不同,心理治疗是通过处理和整合心理碎片而达到这个结果;而魂的道路的修行则是在内心深处联结到心理经验的终极灵性来源(大多数人目前都未意识到这个来源)。 魂的道路修行的第二个重要结果就是开启爱和慈悲的内在来源。某些传统认为灵魂坐落在心里(想一想,有许多基督的图像会画出他的心),进一步解读这种空间的隐喻,就是在发现灵魂之前,要先开启心轮(第四脉轮),使人敞开心门接受爱、慈悲、虔诚、奉献的无限来源。爱和慈悲的内在来源显然有助于个人发展和成长。认真看待弗洛伊德的名言“心理健康就是‘工作和爱的能力’”,就会明白增加内在的体验爱的能力,非常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但是,内在的开启能多么充分、完整地表现于外在人格,却会因人而有极大的差异。因为刚开始觉得自己被这种经验转化时,外在自我大多仍停留在原有的习惯模式,或只有一部分为这种开启所触动。这种只有部分、表面的混合形式可能会造成此类灵修的一种缺点,稍后会简短讨论。 魂的修行之道的第三个作用就是联结到内在喜悦和快乐的来源。喜悦感是一种独立存在、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品质。这种喜悦感也会带来一种深层的平静感(《圣经》中有句话说“平静超越所有认识”)。除了喜悦和平静的明显心理治疗作用之外,还会减轻恐惧和焦虑,在心理健康中,很少有别的性质比这些性质更令人向往。能够脱离恐惧和焦虑的束缚(即使只脱离一点点也好),对任何人都是极大的利益。从现象学来看,恐惧其实没有消失,而是内在升起深刻的平静感,开启了内在的存有,使恐惧浮到表面而减少其力量和束缚。由于大部分心理抗拒和防御手段的背后都是恐惧和焦虑,所以减轻恐惧可以开启自我的潜力。在自由中才能有最佳的自我实现,而恐惧就是自由的对立面。 同理心的增强是这种灵修方式的另一个主要心理疗效副产品。联结到自身存有的深处时,就能感觉到自己与所有其他生命和大自然的直观式联结,对他人产生自发的同理心,更能深入掌握他人的经验。当前有许多领域(如儿童发展、治疗和环保运动)都把焦点放在同理心及其价值的重要性上,可见同理心是治疗当代分裂的文化和地球的必要品质。 这种传统的灵修对意识有一种影响,我们可以将这种影响描写成使意识更细腻精致、联结到神圣本体、灵魂力量的浮现、净化和灵性转化。魂之道路的灵修也可以解除压抑。把奉献/臣服的灵修仅仅视为专注的方式或“掩盖”的技巧是不正确的,而且忽略了这种灵修对心灵的强大作用。

魂的道路所隐藏的危险 魂的道路的传统也有心理治疗方面的隐藏危险。第一项危险就是渴望达到目标的行动会落入超我的控制,就像觉察很容易变成超我的评断一样,同时对神性、爱、平静的渴望也很容易变成某种欲望、要求或灵性上的“应该如何”(而且是这条道路上几平无法避免的过程)。这是超我的压抑方法,试图括出完美的形象 例如,“渴望充满爱”本身是灵魂的纯洁渴望,却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在灵修中坚持强调的正向感受,要求自己成为全然良善、关爱的人。基督教牧师的刻板形象——非常亲切和蔼的人,似乎完全没有阴暗面,但也常常缺乏热情——就是这种特征。超我所创造的灵性“规条”会强化原有的心理压抑面,一直不愿面对“负面”的情感,只表达正面的情绪,结果会压制情绪的活力和真诚。 假如在大部分西方文化中,人(也可能是全世界的人)的心理结构都是由“自我”和超我的内在冲突形成人与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关系,那么这种冲突就也会影响我们与灵修之路的关系。这种情形恐怕是最普遍、最有害的心理陷阱,很少有人能清明到完全避开它。现实中似乎无法避免灵性的渴望被心理冲突和扭曲所缠绕,变成新瓶装旧酒的模式。事实上,每一种灵修都会渴望“更崇高”“更清明”,或是某种“更好”的意识状态(每一种灵修不都是建立在这种渴望上吗?),导致近乎自动化地创造完美范式,由此产生新的“规条”。除了极少数属灵英才似乎可以避免之外,上述“规条”会涌入一般人的基本神经人格结构,并因灵修而更加强化。并不是灵修本身不好,问题在于当事人的个性如何解读灵修。 如果没有处理好这种内在的分裂,任何禅修或灵修的效果都必然非常有限。纯粹的灵性方法(比如禅修)好像对这种神经质的扭曲人格会有一些影响,但通常不足以将之消除。心理治疗提供一种方法来看见和处理这些扭曲的部分,可以释放灵性成长的潜力,否则灵性成长就会进人歧途、掉入心理困境,有人称之为“灵性的逃避”(spiritual by-passing)。 打开内心深处的经验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陷阱,就是内心开启的能量可能被当事人解读成甜蜜、多情、感伤的“爱”,或是成为一种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在其中失去适当的界限,迷失在爱的狂喜之中(“陶醉在爱中”)。在新时代(New Age)的聚会中常常看见这种危险,心理治疗有绝佳的立场为这种危险提供补救之道。下述议题都是超个人心理治疗的范畴,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处理心的能量,以及能量和心理素材互相影响的方式;一个人如何成为“充满爱的人”的形象和基于这种形象的行为;逃避自我整合会如何使人丧失或模糊界限,进而使灵性合一和人际融合产生混淆。 这种灵修的另一个潜在危险来自接触能量、爱、喜悦或浩瀚的内在来源时,自我会被这些能量淹没而造成扬扬自得与自我膨胀,导致分裂式的浮夸自满。当事者容易把这些能量的获得解释成是因为自己优秀,或自己“被拣选”(甚至以救世主自居)的明证。原本被压抑的心理素材爆发时,就好像心灵的闸门大开,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也是灵性浮现时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若要整合这些能量,而不是被表层自我所攫取和扭曲,就需要相当程度的心理和谐度和辨别力。就此而言,心理治疗有助于达到这种整合。 另一个可能的问题牵涉到内在意识的来源可以提供逃避外在生活的机会,躲入内在层面的自我专注,也就是说,这种灵修的作用有两种:一、能使人向内在意识开启,因为更加脆弱而更注意心理议题、心灵的鉴别力、与内在经验共处的能力,等等;二、使人躲入内在意识,以逃避心理层面,并强化防卫、产生内在的幻想生活,使自己活在半真实半想象的内心世界而脱离了心理层面。这是宗教咨询和灵性指导试图处理和预防的问题之一(May,1982)。 灵的道路和魂的道路共有的修行方法 灵的道路和魂的道路共有的灵修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诱发法、压抑法、建立专注法。

诱发法(Evocative Practices) 这种修行方法是通过意识对特定方向的单点专注而引发或唤起新的状态。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有灵修都是诱发法,用来引发我们的灵性本质,例如,观照法通过觉察引发灵性,虔诚瑜伽通过奉献和爱唤醒灵魂。但从此处的狭义角度来看,诱发法有更具体的目标,也就是激发意识的某些部分或是净化意识,进而更容易接受灵魂或灵性。这些做法会刻意专注于具有属灵意义的物体(如大自然)、意识的核心(如某个脉轮),或是某种象征(如花朵),使意识转到这个对象。专注于大自然可能开启意识,得到属灵的平静和美感;专注于特殊的脉轮会激发脉轮产生相关的通灵作用,比如集中在第六脉轮可以唤醒超自然的心灵和通灵能力;专注于花朵可以开启净化的意识或花朵所象征的其他性质。 诱发法类似心理学的引导想象(以想象的形象激发身心的状态),例如,运用想象力帮助癌症病人激发免疫反应。可是在诱发的修行中,投入的范畴远远超过自我的正常极限。例如,专注于第四脉轮时,可能激发爱和慈悲的感受;专注于壮丽自然背景中的沉静喜悦可能引发内在深层的美和清明,周遭的浩瀚空间可能浮现内在的浩瀚无垠。自我因外在而扩大,可说是自我的镜像反映,甚至等同于自我的真实本质,这种真实本质会随着专注的加深而展现出来。 默观(contemplation) 默观是诱发修行的一种变形。默观是心灵专注于单一的主题、意念或抽象概念,例如某种灵性的概念(如纯粹时空的本质)。通过默观,专注的对象逐渐在默观者的心灵里呈现其内在意义。奥罗宾多(1973b,p.304)写道:“通过专注于任何一件事物,就能认识此事物,使之传送出隐藏的秘密。”默观类似心理学的自由联想技巧。心理治疗以自我为焦点。自由联想使人越来越深入内在,逐渐呈现出更大的内涵和意义,也就是使自我得以展现。默观能扩展这种专注和联想的运用,学习去认识一般未定义为“自我”的事物。如果失去焦点,默观和自由联想都很容易变成幻想和缺乏根据的理智解释,而成为“自由乱想”。 还有许多问题是目前的知识无法解决的。心智能认识的极限在哪里?如果能进入更大的宇宙知识库,对心智有什么意涵呢?这种直观能力从何而来?就像大多数的灵性经验一样,这些疑问会把我们带入传统心理学尚未研究的范畴。 压抑法(Suppressive Practices) 这种修行试图压抑不纯净或不受欢迎的意识状态,方法是专注于一个象征或一句话,在求道者心中建立一种特殊的性质,并压抑相反的状态。 其理念是以更纯净、完善、健康的心理状态取代平常不健康、不纯净的心理状态。压抑的作用可以用交互抑制(reciprocal-inhibition)模式来解释0。其实戈尔曼(1976,1988)已经发现佛教禅修的效力主要就是来自交互抑制的原理,“阿昆达摩课程获得心理健康的秘诀,就是以健康因素交互抑制不健康因素。②(Bogart,1991,p.389)”虽然有些灵修强调正面心理状态的培养,有些则强调压抑负面心理状态,但两者都包括要求和压抑。

压抑情感和压抑思考 这一套灵修方式可以分成两类:压抑情感和压抑思考。举例来说,藏传佛教和基督教有一种著名的修行,通过压抑性欲来排除净化的障碍。贪恋感觉和表象的求道者可以专注于尸体逐渐腐烂的影像,注意其恶臭和可怕的外观,想象死去的肉身遍布蠕动的蛆虫,全神贯注于“美丽的身体是多么短暂,终将归于尘土”的想法。这种修行基本上是运用反制约法的技巧来压抑欲望。 这种压抑技巧产生的心理问题可能很明显。任何相信观想腐烂尸体就能消除情欲感受和思想的人,结果都免不了大吃一惊,因为弗洛伊德在很久以前就发现压抑不是解决之道,习惯性压抑只会造成一时的潜藏,被压抑的内容会一再冒出来。真实的感受不会因为我们不想要就消失,而是不断骚动,要求被觉察和表现(所谓“压抑后的反弹”)。任何压抑技巧最多只有暂时的作用,而且一定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张力。压抑的修行是一种“掩盖”的技巧(Blanck & Blanck,1974),在心理治疗中固然有适用的时候,但作用有限,大多局限于需要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来访者、边缘性人格或精神病的情形。可是,即使我们拥有情绪压抑过程的心理学知识,也不应草率地认为这种技巧一律是不健康的,在有些情况下,审慎地短期使用压抑的技巧,不但有助于来访者的灵性,甚至可能有助于心理成长。无论如何,必须了解这种技巧的危险,才能使用它。 压抑思考或认知的修行实例就是公案的运用。在禅宗传统中,公案通过一境的专注(如“无”),来压抑散漫的心。通过这种全然的专注或心智的“超载”,会使习惯四处游荡的思绪止息,而可能唤起比日常心智更宽广的存有知觉(顿悟)这种情形非常类似认知治疗的“停止思绪”,但两者的目标和专注的强度非常不同。如果灵性发展的研究开始探讨各种灵修最为有效的领域(哪一种修行对什么人最有效、最容易达到何种灵性的实现),公案效果的探讨将是非常吸引人的研究计划。 诱发和压抑技巧间的灰色地带 有时候我们无法区分某种技巧是诱发还是压抑,还是同时产生了两种作用。例如,佛教的慈悲观或自我肯定技巧,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类做法呈现出一种有趣的两难,一方面它能联结到内在深层的平静或慈悲来源,或是在自我肯定中感到爱自己或坚信自己身为人的价值,对心理当然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同样的做法也可能是为了防卫,掩饰表面的感受,勉强用另一种感受取代原有的感受。例如,一个人自觉像坏人,但在自我肯定中可能刻意说出“我爱自己,我是好人,我每天都越来越好”,而不是单纯地唤起自爱和接纳的内在感受,这种自我肯定容易使禅修者脱离自己真正的感受。内心深处的自恋创伤导致“我不好”的感受,显然无法以这种肤浅的方法改变自我对话的内容,进而得到疗愈或将之消除。大部分的心理动力治疗师都同意更深人的治疗是必要的。 另一个疑问是,这种修行的效果只有短期的作用,还是有持久的心理或灵性上的转变。我收集的大部分证据都显示只有暂时的效果,道理很简单。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容易生气的人勤奋地练习爱的观想,可能真的从内心引发爱的感受,甚至在练习此技巧时感到爱和慈悲如潮水涌来,但这个人一旦再度面对生活中常见的自恋式轻蔑和失望,就容易恢复原有的愤怒和敌意。以自体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暴怒倾向是特定的发展失败所造成的自我结构上的缺陷,因此试图爱人或专注于爱的感受都无法改变这种缺陷,只有处理早期的痛苦和创伤、修复相关的自我结构缺陷,这个人才能以更和谐、成熟的方式认识和回应世界,潜意识旧有的 自夸和理所当然的感觉都必须经过整合、修正,在自我中重组,才能不再被轻微的侮辱和挫折激怒。 西方心理学的技巧在灵性上的净化教果,有时远比纯粹观想或压抑的技巧更为有效。压抑技巧的净化作用受到几百年来灵修的证明,并不是全然没有作用,对某些人而言。自我肯定可以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在不需要或不想要深入处理的情形下确实有其用处;当内在状况健全时,也可以通过外在的方法释放强烈的精神力量。可是,这种方式对大多数人的作用非常缓慢,很难看出成效,甚至要花数十年才有明显的效果,甚至对某些人毫无作用。若非如此,自我肯定或观想爱的技巧早就改善了所有的心理问题,取代长期心理治疗的需求了。 建立专注法(Concentration-BuildingPractices) 虽然专注力是所有灵修的必要条件,不论什么方法都有专注的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修行方法完全是针对专注力的加强而设计的。这些修行一再练习强化专注力,把它当成肌肉来训练。方法是选择特定的目标(如呼吸),求道者数呼吸次数或单纯地观察吸气和呼气的作用。心原本就会游移不定,但只要单纯地一再回到专注的对象即可。这种技巧的原理是增加专注力,使意识不再分散于许多方向,如此,任何修行所追求的其他目标都会变得更容易,也更有力。佛教特别运用这种方法,但基督教传统也有类似的做法。 有一个重要的疑问:个人的心理动力会对专注力造成何种程度的帮助或妨碍?一方面,专注可以被视为一种能通过练习而增强的技巧或能力,就像肌肉通过运动而更强壮。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专注力也是个人心理整合的副产品。也就是说,过多“未得解决绪问题”会使人无法专注于当前的任务,而转向内心喧嚣吵嚷的情绪问题。心理治疗可以减少这些未解决的问题,使人更能活在当下。所以西方心理治疗可以提供另一种强化专注的方法,而不只是通过专注练习来试图克服重要情绪需求所造成的“分心”。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用一般的方式解释专注力。已故的约翰·利利(John Lilly)认为这种专注练习相当于西方的研究所课程,由于研究所的课程能训练专心的能力,所以许多西方人可以免除这种练习。可是,许多研究生尝试禅修时,却发现专心于外在物体的能力非常不同于内在的专注力。微细的内在状态和感受所需要的敏感度,并不等于一般的专心能力(如专心于学术课程的研究、足球比赛、外科手术)。专注到底如何发展,专注于内在或外在焦点究竟如何改变整体注意力,都是有待广泛研究的领域。 咒语禅修的问题 还有一种修行是重复一种咒语、一句话或某个神祇的名字。西方最著名的咒语禅修就是超觉静坐,但几乎每一种灵性传统都有这种修行方式。在咒语禅修中,求道者会重复某个神祇的名字(如克里希纳、夏扬、掩)、一个字或一句话(如“Aing”是圣母的声音;“Ma”是圣母的名字;“嘛呢叭咪件”是西藏咒语;“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怜悯我”是基督徒的祈祷;“万福玛利亚,上帝的母亲”是《玫瑰经》中的祷词)。依据各种灵性传统的解释,这些整天在心中重复默念的话有许多作用,可以引发平静或奉献的意识状态,祈求神性以各种外形显现,激发抽火,以及活化内在各种不同的灵性能量。 关于咒语的作用,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在灵的道路传统中,重复诵念咒语可以使心得到静默,脱离心的平常活动,转向较微细的层面,最终接触心的本源:梵我、灵性我或佛性。 在魂的道路传统中,咒语可以引发灵性的能量、素质或特定的状态,或是唤起神灵的同在,当灵性能量(如基督或圣母)流入追求者内心,就会逐渐产生净化作用。咒语的字或声音本身就具有权能或力量,被一再复诵时,能唤醒意识中的这种权能或力量。 第三种较批判的观点是克里希那穆提的看法(1973)。他认为一再重复一个字或一句话会使大脑钟化,进人静止状态确实能产生某种程度的静默,但他认为这是一种底木迟钟的静默,并不是活跃.觉醒、机敏的静默。克里希那穆提坚持字句本身是无意义的,复诵“可口可乐”的效果和任何咒语一样好, 咒语修行的心理治疗作用有两层、首先,文献已大量谈到咒语产生的平静和放松状态,在当今世界充满压力的环境下,放松而平静的身心对健康的效果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其次,许多人会出现更集中的感觉,使内心深处和日常生活产生联结,这种效果对心理健康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修行的危险在于可能造成心理麻木和情感淡漠。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心理进入习惯常规的危险就是失去弹性和流动性,产生一种死寂的沉静,而不是真正的平和。咒语禅修可能被当成心灵的安眠药,使难以整合的不愉快情感状态得以减轻或麻痹。 咒语禅修可以视为压抑法、诱发法或是一种祷告-奉献的形式。克里希那穆提显然认为咒语是压抑法。他认为把字句敲打到意识之中,会勉强形成一种平静感,却是迟钝麻木的平静感,但也能有效地压抑正常的心智功能。超觉静坐圈子里的人则认为咒语禅修是一种诱发法,修行者完全专注于重复的字句时,意识就能脱离平常的活动,而诱发灵性我的深层平静。魂的道路的传统则把咒语视为一种祷告或奉献的形式,外在技巧虽然是咒语,但内心却逐渐向神性开启,或是专注于越来越深的奉献、虔诚及爱的感觉。 虽然这种修行有最多的研究,但仍只是刚开始研究的领域。

结论 禅修对心理治疗有益吗?心理治疗有助于禅修吗?整体的证据指出答案为“绝对有”,灵的觉醒道路产生与心理治疗相关的意识功能,就在于觉察力和专注技巧的发展,而魂的觉醒道路则在于推动爱、喜悦、平静的发展,以及减轻恐惧。 意识的这些发展对心理治疗具有深刻的意涵。觉察力的扩展,爱、喜悦及平静,都是心理治疗的崇高目标,甚至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看,禅修的危险性也同样值得注意,如果人格特征的扭曲未经处理(如严厉的超我谴责或退缩的人际关系),自我的防御机制就会常常影响到禅修。 禅修不只对来访者可能有极大的贡献,对治疗师也可能有更大的助益。禅修帮助治疗师在治疗来访者时,更能集中于内心深处,较不受外界影响,更为专注,更加活在当下。同理心的强化是禅修的明确效果,禅修增加同理心,同理心使治疗内容更加丰富。

第一种观点认为,禅修是一种自业道节和放松反应的方法。到目前为止,这是拥有最多研究证据支特的观点,特别是运用咒语的禅修或运用专注技巧的禅修。比如专注于呼吸。虽然不是每一种禅修都有这种作用,但大现分都有此效果、长久以来的研究证据显示,大部分禅修都有放松身体的效果。能带来更大的祥和及宁静,如果一个人的禅修连这一点效果都没有,就可能出了差错,而需要更多的指导,但这仍只是对禅修活动最外在、麦浅的观点。 第二个观点认为禅修是试图深入了解自我的一种揭露方法。观照和虔诚的修行显然都会使人进入更深的觉醒意识,观照禅修会注意心中升起的每一件事,虔诚的修行则会注意经验的情感层面,两者都有助于解除防御机制和压抑倾向,恩格勒((1986)曾经非常中肯地谈到这个观点、他发现这个方法对边缘性人格特别有危险性,这个观点虽然非常吸引人(特别会吸引治疗师),但效用非常有限,而且无法解释一些重要的现象,例如,许多边缘性人格的人并没有因此而经历精神崩溃,大部分神经官能症患者在多年密集禅修后,防御障碍并没有产生任何重大的解除。事实上,在持续禅修后,大部分人的防卫性和神经官能症仍然没有变化。虽然大部分人的压抑倾向会得到轻微的解除,极少数人甚至会经历重大的解除,但一般说来,观照和虔诚的修行对自我的心理防御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这种观察导致第三种对禅修行为的观点。拉塞尔(1986,p.69)宣称禅修能开启高层潜意识状态,但是对压抑和其他防御所引发的低层潜意识状态却没有什么作用。他推断说:“高层状态和潜意识内容没有什么关联。”根据这种观点,禅修可能有助于增强人对内在状态的敏感度,但没有什么治疗效果。虽然拉塞尔可能言过其实,但他的说法在逻辑上可以解释禅修为什么不能取代心理治

疗而成为心理成长的方法。 第四种观点认为禅修是交互抑制的过程。这个观点来自行为心理学,由戈尔曼提倡(1976.1988)、交互抑制最初是由沃尔普(Wolpe1958)提出的。他假设发生害怕、恐惧的反应时,如果同时产生矛盾的反应,比如放松,就可以消除害怕和恐惧。如果不断以刻意的放松反应面对引发害怕的刺激,会使身体很快学会使用崭新而不恐惧的反应来面对刺激 戈尔曼将这项简单的行为疗法应用到意识状态,据此解释禅修的作用,更令人向往的健康意识状态,确实能消除不想要的不健康意识状态。 从第五个看待禅修活动的观点,便可清楚看见第四个观点的问题所在。第五个观点认为,禅修是从一个人的内心引发或唤醒内在意识状态的方法、也就是说、某些蛰伏在内心深处的意识状态会被禅修激发(到目前为止,它很像第三个观点),当这些状态被唤醒时,其作用方式会重组和净化表层意识(与第三个观点不同)。许多传统认为内在意识被唤醒时,会提炼、转化及提升旧有的意识,这个过程最初发生在幕后,如果没有持续修行的话,表层意识所受到的影响通常并不明显。禅修的净化、敏锐作用,并不全然以心理治疗或解除压抑的方式作用,所以禅修不是心理治疗的替代品,也不能全然视之为自我的揭露。 当高层或更宽广的意识状态被激发时,正常意识的问题和议题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时,问题可能不再被视为问题,或是其意义可能被改变。旧有的正常意识被更宽广的意识吸纳和转化,旧有意识的功能并没有被“废除”,而是归入新的意识里。 交互抑制的典范不足以解释这种意识的成长,因为交互抑制的运作是单纯、数位式的开关过程,非此即彼,可是在意识的演化中,旧有的形式并不是单纯关闭,而是被新兴的形态转化。 交互抑制可以解释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的支配,或是一种

情感如何消除另一种不相容的情感。数位式、非此即彼或逻辑式的工作在这个部分可以有良好的运作,可是旧有、“不想要”的心灵状态并没有被消除,而是被更大的意识吸纳、重组及充满。 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完全矛盾,但确实指出禅修活动的不同方向。禅修是一种使人觉醒的压抑活动,还是能转化人的觉醒活动呢?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即使是其中一种,比如压抑的做法(交互抑制),也可能借由咒语的力量对意识产生诱发或觉醒的作用。 讨论压抑的禅修方法时,交互抑制模式确实具有特定而有限的用处。但是对其他方法而言,比如观照或虔诚修行,交互抑制模式就完全不足以解释了。同样的,第五种观点也可以结合第二和第三种观点(揭露和展现高层状态的观点),以及第一种观点的放松反应,因为禅修体验到的平和宁静状态会流出而影响、穿透表层意识(包括身体)。我认为诱发、觉醒、展现的意识发展模式是初级阶段最适合了解禅修过程的模式。 从各种观点来看,禅修显然对意识有非常微细的作用,是语言难以捕捉的,或者说,以我们目前的程度,还难以完全了解禅修。唤醒新的意识状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令人向往的意识状态到底如何转化我们较不喜欢的意识状态呢?禅修时,表面看起来没有改变,但在意识的深层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是净化的过程?什么意识使人净化,而什么意识被净化呢?这些尝试性的疑问固然能鼓励我们往某些方向探索,但更重要的是能引导我们深入心灵与灵性的奧秘。

灵性逃避 灵性除了为人性带来极大的好处,也可能在宗教组织中造成许多身心的痛苦。从弗洛伊德开始,心理学一直对宗教及其对心灵的破坏做出令人气馁的批评。这种批评虽然会打破许多人的宗教信仰,但最终其实非常有助于灵性,因为历史上许多宗教的破坏性都是以灵性掩饰心理扭曲的结果。以下讨论一些心理学所揭露的最明显的宗教负面后果。 宗教向来反对性欲,现在已证明压抑性欲的痛苦后果会扩及性欲以外的部分,限制感受和温情的表达。天主教迫害“女巫”就是最明显的破坏实例。据估计,有数十万女性被压抑性欲的神甫所折磨及杀害,只因为神父把自己的性欲投射到“女巫”身上,她们因为“性感迷人”而被控勾结魔鬼。西方社会到现在仍受到数世纪以来性压抑的牵连。大部分宗教一向反对身体,想以身体和世俗生活为代价来得到灵性的解放;贬抑身体和否定尘世的宗教已经面临肯定身体感官的生活和地球生态学的大量反击。 大部分宗教都反对感受,最多只是赞扬爱和慈悲,却试图贬抑所有其他的感受;我们现在知道,压抑愤怒和其他负面感受时,潜意识会以更具破坏力的方式表现这些感受。 许多宗教反对理智,西方的黑暗时代是最明显的例子。大部分宗教甚至会反对灵性,宣扬独一的真理,压制其他形式的灵性。宗教虽然提供充满希望及乐观的世界观,高举爱和真理的理想,同时却伤害了心灵生活的每一个面向:理智、感受、身体,甚至灵性本身。 这些文化和历史上的运动仍然对集体心灵有很大的影响。当这些现象以个别的方式在特殊来访者身上表现时,我们会从个人心理动力和灵修如何互相影响的角度,也就是所谓的“灵性逃避”(spiritual by passing)来看。灵性逃避指的是以灵性观念掩饰逃避的防御机制。近来逐渐流行使用这个术语,它有助于治疗师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是维尔伍德(John Welwood,1984)率先使用的术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灵性逃避与灵性的物化和合理化作用有关。灵性的物化(spiritual materialism)是邱阳·创巴仁波切采用的术语,指的是自我以灵性的外衣包装自己,但自我本身却一直没有改变;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是较传统的术语,指自我借着压抑冲动和感受来保护自己。灵性逃避会采用灵性的语言和概念“重新架构”个人的问题,以掩饰压抑和防御,这是一种超个人的合理化作用。 灵性逃避的特征虽然常常被形容得很有趣,甚至造成误导,但其实这种现象的普遍程度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以下举几个例子说明灵性逃避的各种形式。 灵性逃避的案例 一、“我不想表现自己的愤怒,因为我不想伤害别 人。”这句话是一位学习团体历程的学生所说的,他以高度灵性的术语“不害”(ahimsa)、“正语”(均为佛教术语)来解释自己的逃避愤怒,也为自己逃避团体的密切互动找到借口。别人回馈说,他的愤怒其实会以嘲讽、冷漠、疏离的方式表达出来,他对此回馈大感惊讶,并表示愿意尝试用更清楚直接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在潜意识中间接地表达 二、“我不想挖掘过去,我想放下过去,往事已无法 0改变,我要活在当下。”接受心理治疗的人常有这种反应,把面对童年创伤的恐惧隐藏在受人赞赏的“活在当下”之下。经过多年的压抑,一个人很难看见自己的过 价往并没有真的过去,而是以未竟之事或“有缺憾的完形” (incomplete gestalt)持续到现在。虽然往事确实无法改 变,但我们与过往的“关系”,却可以在处理这些创伤的 太过程中,得到巨大的改变。与第二点有关的是第三点。 整个人 三、“我只想原谅某人,继续往前走。”宽恕在灵性 赏的,和心理上当然都是健康的,但努力或强迫宽恕,却没有 成为逃真的处理痛苦、伤害、愤怒和哀伤,就好像把创可贴贴在感染的伤口上,伤口仍然会化脓溃烂。 处理过伤害和愤怒后,自然会产生原谅。如果强行 而且可原谅,就是以“放下”之名行否认之实。不论是儿时受 还虐、最近的争吵或任何情形,原谅都是处理之后的副产品, 教义派这种原谅是真诚的,是来自深层的反应,而不是埋藏真 来掩饰实感受的专制做法。 治疗减 四、“我专注于灵性道路后,越来越不执着于自己对 旧约式别人的期望和需要。”真正的不执着必须跟分裂和否认有所区别。经历许多内在工作之后,灵性上确实会逐渐 人逐渐产生不执着,但这个字眼经常被用来掩盖自己与真实需 刚民要之间的分裂,或是否认别人对自身情感健康的重要性。 易出现,治疗经常揭露破坏性的原生家庭模式,来访者在其中求 可以生存的最佳选择就是退缩。灵性的理想是不执着于世界、超越人类关系的需要。这种理想对许多早年受到创伤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找到理由逃避自己对亲密关系和他人的需要。

五、“我想对人心怀慈悲,献身于世上的慈悲行动。”对内在发展的关注和外在的行动,这两者间的平衡是心理一灵性成长最细腻的层面。普世大爱和慈悲服务的阴影面就是相互依赖(codependence)。把重心放在别人身上,很容易丧失自我,不再注意自我和自己的需要。当爱与慈悲的价值被用来否定自己的需求时,很容易产生怨恨和耗竭。 太急于追求灵性功课,也可能产生灵性逃避。从超个人观点来看,整个人生确实具有意义和更大的目标,而追寻更大的意义也是值得赞赏的,但过于急切地把所有目标集中在灵性功课的探索上,也可能成为逃避眼前痛苦的方法。真正的灵性功课不在远方,通常就在痛苦、黑暗及困惑之中,往往只有在回顾时才能认清这些功课的真相,而且可能在数年或数十年之后,整个故事才有机会展现出来。 还有一种较根深蒂固的灵性逃避形式,通常见于宗教的基本教义派人士。基本教义主义可能是僵化的性格结构用僵化的信念来掩饰自己的一种方式,譬如心理学文献有许多记录谈到,心理治疗减轻及处理防御机制之后,如何使人的信仰从严厉、苛刻、旧约式上帝转变成接纳、关爱的上帝形象。随着治疗的进行,使人逐渐以较不压抑的方式追随灵性道路。 刚刚改变信仰的人和最近体验到灵性开启的人,恐怕是最容易出现灵性逃避的。当人试图把新的灵性世界观放入生活时,甚至可以把他们的全心投入和灵性逃避视为一种发展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试图学习自己“应该”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了解真实的自己貌。

亲身实验,并在错误中学习 上述考量使整个议题变得更为复杂,因为从纯粹心理学的观点看来非常健康的情形,从灵性的观点来看却可能显得相当不健康,甚至是浪费生命。认识灵修对心灵可能会产生的潜在压抑和破坏作用虽然很重要,但内在发展持续进行时,一般所谓“健康”的嗜好也可能有同样重大的灵性上的伤害。如果满足情绪需求会在灵性上付出代价的话,要怎么办呢?超个人观点不只注意灵性逃避的危险,也重视心理执着可能发生的危险。例如,有一段时间尽量减少社交接触,禁绝性生活,可能很有助于个人的内在发展。此外,还必须考虑上述做法在心理上也可能是健康的,比如使这个人对自己的内在资源有更好的感受,并强化自我价值感。 在灵性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时,就是最理想的情形,但有时两者却有所冲突,比如灵性上获益,却在心理上付出代价,这时的问题就比较难评估了。如何知道潜在的灵性益处是否比心理代价更重要呢?没有外在的衡量标准可以判断这种情形,因为在个人发展的某一点可能得到某个答案,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答案却可能完全相反。也许只能亲身实验,在错误中学习,才能得到分辨的智慧。 此外,我们需要看见灵性逃避在任何人的生活中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我们对灵性生活的渴望都伴随着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和神经质的“素质”会围绕在灵性信仰的周围(就像生活中的所有其他事物一样),由此产生我们的世界观,并利用灵性的理由来强化情感的状况。 分辨某件事在心理上是健康还是压抑、对灵性成长有益还是有害、二选一或两者皆是,都需要高度的自我觉察。灵性逃避白概念最有价值之处,可能就在于了解灵性道路上的大多数人虽看见了微细之处,却又不够微细。

投诉 来自豆瓣App 有用 0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0回应收起 野兽爱智慧 2015-03-31 21:27:08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版 喚醒心理學的靈魂 作者:易之新

每當看到書上介紹「心理學」的定義,是從希臘字源的「靈魂之學」演變到當代的「研究行為與心理歷程的科學」時,總忍不住有點無奈又心痛的感覺,好像看見我所愛的人少了什麼,不再是原來的她!

在一次超個人心理學講座中,有學員好奇、急切地詢問:「我經常聽到超個人心理學,但超個人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由於那次課程只是一系列講座中的某個主題,很難詳實回答那麼廣泛、龐大又基本的問題。但由於那次經驗,我開始思考,在台灣的心理學界,以及對心理探索、自我成長有興趣的人中,「聽說過」超個人心理學的人恐怕比我所以為的還要多出許多,但這些人的大多數很可能也像那位學員一樣,對超個人心理學既好奇,又不知從何了解。

檢視台灣目前出版的書籍,和超個人心理學有關的書實在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只介紹這個領域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榮格的書和理論已有多本被譯成中文,但並沒有清楚、明確地將榮格觀點連結到整個超個人架構的書籍;肯恩.威爾伯也是超個人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家,其著作已被翻譯出來的大約有四、五本,但大多缺少理論與實務的連結,而且較重視靈性傳統,不夠「心理學」;有一本《明日之我》介紹阿沙鳩里的心理綜合學,還有李安德神父的《超個人心理學》也較偏向此學派,並未詳細介紹整個超個人心理學的架構和脈絡;去年開始,國內還陸續出版了「鑽石途徑」的書,但這也只是超個人心理學的重要學派之一。我在兩年前翻譯的《超越自我之道》雖然是許多超個人心理學大師的精釆文集,編者也費心以前後連貫的方式編排文章順序,但仍沒有提供清楚的整體架構,也較缺少貼近治療實務、現實人生的經驗分享與討論。

我在學術領域的學習過程中,超個人心理學可說是非常陌生的異類,可是,在華人的真實生活、自我成長課程呈現的內心世界、治療室出現的所謂「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中,常有許多經歷被主流心理學和精神醫學忽視、誤解、簡化、扭曲,但在超個人心理學這個異類中卻能受到重視和探討。其他主流學派當然各有其重要性,只是不約而同地忽略普遍存在的靈性、宗教經驗,而這正是超個人心理學吸納的部分。然而,超個人心理學並不只是探索這些被忽略的現象,而是希望同時容納主流心理學的成就與重要的靈性、宗教現象,將兩者結合,試圖看見並探索人性和意識更完整的面貌。

難得「心靈工坊」出版社願意引介這個重要卻被忽略的領域,在譯完《超越自我之道》後,總編輯王桂花女士拿了一本大部頭的超個人心理學教科書給我,考慮出版,我雖然喜出望外,卻勸她不要勉強出版這麼厚重、難讀的巨著,然而,我心裡仍覺遺憾。一年多前,有一天,我在誠品外文書區看見本書,翻閱之後,喜出望外,深覺目前需要的就是這種不但簡要清楚地介紹理論架構,而且細膩刻畫實務經驗的書。

一年後的現在,欣見此書有了中文版,也希望此書對耳聞超個人心理學的人,或是對此好奇、有興趣的同好,甚至已默默投入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都能有一點貢獻或助益,更期待有心人能開始彼此對話、交換經驗、激盪新知。 投诉 有用 1 没用 1有关键情节透露 1 1 0回应收起 北极熊在工作 2014-07-09 14:27:3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版 心理学转向心灵学的尝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超个人心理学的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东方的宗教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习惯于科学精神的主流文化里,超越科学精神的非主流文化凸显出来。这本书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的基础是科学心理学,但它试图贯通神界与人间。 不多说了,感性趣的人估计读了这两句可能就下单了…… 投诉 有用 0 没用 0 0回应收起 Dragon 2014-04-19 16:54:45 实务经验让我受到共鸣,同时点出成长方向。非常感谢这类书籍的出饭转译。 我的灵性成长方面,自己个人自发的经历过,合一意识,“我的神”,成为神以及之后,做真实的一个人的经历。有一个人说过我,有多重人格,不太理解。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是,经验让我共鸣,理论让我心扉越加透彻,渐渐有自己的灵性观点。经验共鸣,看清自己,也就在解决着日常问题。我觉得,实相是虚空,深层存有的实相是虚空。我是个大三的工科学生。但是,灵性危机和灵性逃避的问题在高中的时候就遇到了,进来才看到此书。此类书籍,应当广而告之,超个人运动应当得到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超个人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治疗。 投诉 有用 0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0回应收起 心斋超个人体系 2012-08-27 16:22:15 学习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必读书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学习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必读书。借用译者的话,这本书清楚地介绍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架构,同时细腻刻画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实务经验。

此书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观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构架。
从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基本假设讲起,讲到超个人心理学的心理-灵性构架,再讲到意识的研究。
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主要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
如肯威尔伯的光谱模式、阿玛斯的钻石途径、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学等等。
第三部分,检视这个领域的重要临床议题,以及临床和专业伦理的困境。
如禅修与心理治疗、灵性危机、超常意识状态等等。
第四部分,总论超个人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

很棒的书,读后收获很大,很多以前只是模糊知道的概念和技术,这里都找到了清晰地解释和理论的支持!推荐学习超个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朋友一起阅读,一起分享!

更多内容可参考:《超个人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专题介绍》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

作者: 布蘭特.寇特萊特 出版社: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原作名: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译者: 易之新 出版年: 2024-12-18 页数: 312 定价: TWD 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3574101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超個人心理學經典入門著作,立論簡明而清晰,值得一讀。

★作者力圖綜整出主流心理學派與宗教靈性修為的交集,並以自身諮商經驗,提供相關的治療實務注意事項,對有志於了解此類治療法的助人工作者有莫大助益。

遺傳天性或後天教養的表面解釋,都無法為生命的基本問題提供滿意答案。只有靈性面向,才能回應人類的存在問題。──布蘭特.寇特萊特心靈之海廣闊無邊,當代心理學致力於探索自我,古今的宗教與靈性傳統則聚焦在靈魂。「超個人心理學」力圖整合二者,建立超越個人視野,橫跨心理與靈性的論述架構,為現代人分裂的心理、靈性需求提供整合的療癒與成長途徑。

心理與靈性的會合之處──意識──是超個人心理學探索的起點。超個人心理學相信意識有多面向的層次,寓居於更大靈性脈絡;身而為人,我們則有著靈性成長的渴求,透過超常的意識狀態與神祕體驗,有機會洞察邁向完整生命的資源。

因此,超個人心理學討論合一、瀕死、拙火、靈視、心電感應、薩滿等等,但與此同時,它更珍視行為學派、精神分析、人本心理學的理論資產與治療實務經驗,致力將心理學的關懷從個人的病理擴展到宗教、哲學的終極關懷,並為古老的宗教修行如東方禪修、基督默觀等,賦予現代心理治療上的新意。

本書介紹並評論了當前重要的超個人心理治療取向,並對臨床上重要的議題作了精闢討論。超個人心理的世界浩瀚無垠,有如航行夜海,沒有任何理論取向能全面涵蓋。這本歷久彌新的經典指南,對於有志從靈性視角自助助人、探索生命的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導覽地圖。本書對於思考如何建構二十一世紀靈性心理學藍圖深具啟發意義。作者非常稱職地為這項工作打好了地基,詳實周延地介紹了主要流派及其主張,也羅列了有待整合的議題。──蔡昌雄

鄭重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呂旭亞 | 榮格心理分析師

陳珏吟Jade | 螺旋‧光‧意識|多次元能量中心創辦人

蔡怡佳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蔡昌雄 |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布兰特•寇特莱特是美国加州整合学院整合咨询心理系主任,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心理系学士,联合学院临床心理系博士,也是合法执业的心理师。

超个人心理学

作者: 〔美国〕布兰特•寇特莱特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译者: 易之新 译 出版年: 2014-7 页数: 264 定价: 22.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2006193 豆瓣评分 8.0 69人评价 5星39.1% 4星40.6% 3星17.4% 2星1.4% 1星1.4%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超个人心理学=原有心理学+东西方神秘主义】

【超个人心理学好用度>普通心理学+灵性指导】

1.本书打通心理学与宗教、灵性的任督二脉,让心理学视野更广阔。

2.本书是更好玩、更贴近心灵困惑、更贴近宗教神秘的心理学读本。

3.心理学与东西方神秘主义罕见互补融合,心理学原来可以这样玩。

本书以清晰、简明、易读的方式阐述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展开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崭新地图。全书分4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介绍了超个人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的精华,并说明了各家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讨论了各种超个人相关的重要议题;第四部分则总结了超个人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布兰特•寇特莱特是美国加州整合学院整合咨询心理系主任,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心理系学士,联合学院临床心理系博士,也是合法执业的心理师。

目录 · · · · · · 1 【导读】 贴近东方文化的心理疗法 吕旭亚 5 【前言】 超个人的世界观 第一部分 超个人理论 3 【第一章】基本假设 5 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7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定义——理论与实务 18 超个人心理治疗面临的挑战 19 【第二章】心理—灵性的架构 20 灵性层面——永恒哲学的灵性架构 27 心理学层面——传统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32 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的整合架构 36 一些历史的偏见 42 结论 45 【第三章】意识 47 研究意识的方法学 50 存有本然的治疗力量 51 治疗师的意识 2 第二部分 治疗取向 59 【第四章】当前主要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 60 肯•威尔伯的光谱模式 79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迈克尔•瓦许本近年的革新 88 哈米德•阿里的钻石途径 92 罗伯托•阿萨焦利的心理综合学 94 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的全方位模式 99 超个人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105 超个人精神分析 112 以身体为中心的超个人取向 116 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课题 121 【第五章】禅修与心理治疗 122 心理学对禅修的两种解读 125 从永恒哲学的观点探讨各种禅修方法 146 结论 153 【第六章】灵性危机 156 灵性经验的新观点 159 灵性危机的种类 175 灵性危机的意涵 177 【第七章】超常意识状态 179 迷幻药的作用 3 184 迷幻药治疗的模式 188 感受增强物的作用 191 使用迷幻药的指导方针 194 坏旅程的处理 196 几项重要的提醒 197 超常意识工作的限制 199 迷幻药的意涵 201 【第八章】超个人心理治疗精选主题 202 出生与死亡 206 灵性逃避 212 成瘾与复原 215 临床与伦理的难题 第四部分 结论 225 【第九章】超个人实务的原则 226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六大原则 238 结论 241 【附录】参考文献

一味

作者: [美] 肯·威尔伯(Ken Wilber)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副标题: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札记 译者: 胡因梦 出版年: 2010-8 页数: 361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7093343 豆瓣评分 8.6 960人评价 5星49.7% 4星31.5% 3星14.8% 2星2.3% 1星1.8%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1997年至1998年一年间的日记,其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与美国心理学界以及灵修圈的交往,美国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阐释了他对意识领域的研究,并厘清了“转译”式的修行与真正具有“转化”意义的修行之不同。因此,本书可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以及身心灵成长的最佳指导手册。

超越自我之道 超越自我之道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罗杰·沃什&法兰西斯·方恩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副标题: 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 原作名: paths beyond ego:the transpersonal vision 译者: 胡因梦 出版年: 2013-9 页数: 380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5805306 豆瓣评分 8.5 82人评价 5星47.6% 4星32.9% 3星18.3% 2星1.2%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面对全球迫切的危机,有愈来愈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是责无旁贷。也许你注意到周遭有些人开始力行环保、简朴生活,进行深度的自我省察,试图为特定族群、甚至全世界的人服务,思考人类更成熟的生存方式。这些调整与改变,是在呼应着全球的“超个人运动”。

超个人并非某个学派,它是一股潮流,一种跨学科、学派、国家、性别的运动,目的在于采纳包罗万象的途径,来反映出人类及宇宙超凡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本书中了解超个人运动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透过这股潮流,我们终于可以向累积了数千年的东西文化学习,再度寻得我们本质里的神性,学会与所有人类、宇宙以及众生和谐共处之道。

本书是诸多超个人心理学专家的精粹作品集锦,包括肯恩·威尔伯、丹尼尔·戈尔曼、杰克·康菲尔德、查尔斯·塔特等人,汇集各家思想精华,予以分析、整理。内容涵盖有静坐禅修、清明梦、迷幻梦、濒死经验等超常意识经验。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各种自我探索、灵性成长的具体道路,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与对治之道。超个人心理学是西方深度心理学与东方高度心理学的整合,而本书就是这条整合道理的思想精粹。

——胡因梦

超个人学者所共有的特色,就是能够抱持着开放的态度,深入探索人类经验的全貌,尤其能整合东西方在身心灵方面的各种发展。本书除了介绍种种意识状态,也提供了促进心灵成长与突破“小我”的许多方法。

——李安德

这本书提供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之中一个全方位的视野,从科学、心理、灵性及宗教传统的整合,提出心理学的新范式。

——吕旭亚

投诉 超越自我之道的创作者 · · · · · · 胡因梦 胡因梦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主编简介:

罗杰·沃什( Roger Walsh)

美国加州大学精神医学、哲学及人类学博士,著作与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态学、心理学、哲学及宗教等。曾获得超过二十项国内外相关奖项。已有三十多年的丰富灵修经验。

法兰西斯·方恩(Frances Vaughan)

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医学博士,“超个人经验研究计划”创立理事,曾任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协会会长。曾著有《劳伦斯传》(The Prince of Our Disorder:the life of T. E. Lawrence)及《内在之弧:心理与灵性治疗》(The Inward Arc:Healing in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uality)等书,前者曾获普利策奖。

胡因梦,台湾著名演员、作家与译者,现从事身心灵的整合研究与治疗。近二十年来,引介了多位心灵导师至华人世界,著有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译有《平常禅》、《克里希那穆提传》、《生命之书》、《恩宠与勇气》、《转逆境为喜悦》、《无可摧毁的纯真》、《耶稣也说禅》等书。

易之新,私人执业医师,文字工作者。译有多部身心灵图书,如《踏上心灵幽径》、《懂得爱》、《叔本华的治疗》、《疾病的希望》、《心理治疗入门》、《存在心理治疗》、《当下觉醒》等。

目录 · · · · · · 推荐序 超个人运动的发展/李安德 前言 超越自我之道 导论 超个人学的视野

Part1 超个人经验的种类 第一篇 意识之谜 第一章 心理学、实相与意识/丹尼尔·戈尔曼 第二章 长青心理学:意识光谱/肯恩·威尔伯 第三章 意识的系统论/查尔斯·塔特 第四章 超常意识状态的类比与图解/罗杰·沃什

第二篇 超个人的捷径:静坐 第五章 开悟的七项要素/杰克·康菲尔德 第六章 静坐研究:艺术的状态/罗杰·沃什 第七章 即使最好的静坐者也有旧时的伤口需要疗愈:静坐与心理治疗的结合/杰克·康菲尔德 第三篇 清明梦 第八章 清明梦的益处/朱蒂丝·玛拉穆德 第九章 学做清明梦/赖贝吉 第十章 超越清明:走向纯粹的意识/杰尼·盖肯巴赫&珍·波士维德 第十一章 持续的意识/奥罗宾多 第十二章 从清明到开悟:西藏的梦行瑜伽/赖贝吉 第四篇 心灵展现者:迷幻药的意含 第十三章 药物有没有宗教的意含?/休斯顿·史密斯 第十四章 形形色色的意识状态:笑气的观察/威廉·詹姆斯 第十五章 人类潜意识的范畴:LSD研究的观察/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Part2 更进一层的发展 第五篇 发展的超个人面向 第十六章 超个人发展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十七章 成为重要之人和无我之人:精神分析与宗教/约翰·英格勒 第十八章 无我之种种/马克·艾普斯坦 第十九章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肯恩·威尔伯 第六篇 道路上的问题:临床关怀 第二十章 灵性急症:超个人危机的认识与治疗/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二十一章 成瘾是灵性急症/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二十二章 开悟大师的阴影/乔格·富尔斯坦 第二十三章 病理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七篇 追寻完整:超个人治疗 第二十四章 治疗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二十五章 疗愈与完整:超个人心理治疗/法兰西斯·方恩 第二十六章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假设/布莱恩·维亭 第二十七章 完整的做法:身·心·灵/麦克·墨菲 Part3 基础与应用 第八篇 科学、技术与超越 第二十八章 不同状态产生的不同观点/戈登·葛罗布斯 第二十九章 眼对眼:科学与超个人心理学/肯恩·威尔伯 第三十章 科学与神秘主义/佛瑞杰夫·卡普拉 第三十一章 超个人人类学/杰里斯·拉夫林等 第三十二章 濒死经验/肯尼斯·兰恩 第九篇 超越的哲学 第三十三章 超个人世界观:历史和哲学的反思/罗勒·麦德默特 第三十四章 长青哲学/阿道斯·赫胥黎 第三十五章 大存有链/肯恩·威尔伯 第三十六章 隐藏的智慧/罗杰·沃许 第十篇 照顾我们的世界:服务和永续 第三十七章 慈悲:微妙的平衡/兰姆·达斯 第三十八章 有意识的爱/约翰·威尔伍德 第三十九章 超个人生态学/沃维克·福克斯 第四十章 深度生态学:重视大自然/比尔·戴维尔&乔治·赛逊斯 第四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转化之道/杜安·艾尔金 第四十二章 超个人经验与全球危机/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四十三章 内心的曼哈顿计划/彼得·罗素 第十一篇 放眼未来 第四十四章 未来数十年的超越自我之路/肯恩·威尔伯 第四十五章 意识的探险/罗杰·沃什&法兰西斯·方恩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意识光谱

作者: 【美】肯•威尔伯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Spectrum of Conciousness 译者: 杜伟华 / 苏健 出版年: 2011-7-1 页数: 336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7016077 豆瓣评分 8.8 688人评价 5星56.0% 4星29.1% 3星11.3% 2星2.5% 1星1.2%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意识光谱》一书是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他将人类意识本质比喻成彩虹光谱,从阴影到自我,再上升至心智与灵魂,最终证入不二境界的灵性之圆满。

肯•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形成意识的“大统一场理论”。开始了超个人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本书自1974年完成之日起,历经3年磨砺,被33家出版社拒绝发行。问世之后却震惊世人,成为继阿罗频多《神圣人性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怀海德《过程与实在》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第四本哲学著作,成为当代整合心理学与灵修的重要参考。

投诉 意识光谱的创作者 · · · · · · [美国] 肯·威尔伯 肯·威尔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肯•威尔伯,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之一,超个人心理学大师。1949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大学主攻医学方向,在攻读生物化学研究生时,毅然退学,成为一位自由撰稿人。并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作家,其成名之作《意识光谱》出版逾30年,时间证明它的确不愧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还包括《万法简史》《恩宠与勇气》《一味》。

目录 · · · · · · 目录 第一部分 上溯空性 第1章 序章 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第3章 实相就是意识 第4章 时间与永恒,空间与无垠 第5章 光谱的演化 第6章 传承 第二部分 下及万有 第7章 整合阴影 第8章 伟大的过滤器 第9章 人马座 第10章 无人之地 第11章 万事俱足

超越自我之道

作者: 【美】罗杰·沃什&法兰西斯·方恩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副标题: 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 原作名: paths beyond ego:the transpersonal vision 译者: 胡因梦 出版年: 2013-9 页数: 380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5805306 豆瓣评分 8.5 82人评价 5星47.6% 4星32.9% 3星18.3% 2星1.2%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面对全球迫切的危机,有愈来愈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是责无旁贷。也许你注意到周遭有些人开始力行环保、简朴生活,进行深度的自我省察,试图为特定族群、甚至全世界的人服务,思考人类更成熟的生存方式。这些调整与改变,是在呼应着全球的“超个人运动”。

超个人并非某个学派,它是一股潮流,一种跨学科、学派、国家、性别的运动,目的在于采纳包罗万象的途径,来反映出人类及宇宙超凡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本书中了解超个人运动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透过这股潮流,我们终于可以向累积了数千年的东西文化学习,再度寻得我们本质里的神性,学会与所有人类、宇宙以及众生和谐共处之道。

本书是诸多超个人心理学专家的精粹作品集锦,包括肯恩·威尔伯、丹尼尔·戈尔曼、杰克·康菲尔德、查尔斯·塔特等人,汇集各家思想精华,予以分析、整理。内容涵盖有静坐禅修、清明梦、迷幻梦、濒死经验等超常意识经验。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各种自我探索、灵性成长的具体道路,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与对治之道。超个人心理学是西方深度心理学与东方高度心理学的整合,而本书就是这条整合道理的思想精粹。

——胡因梦

超个人学者所共有的特色,就是能够抱持着开放的态度,深入探索人类经验的全貌,尤其能整合东西方在身心灵方面的各种发展。本书除了介绍种种意识状态,也提供了促进心灵成长与突破“小我”的许多方法。

——李安德

这本书提供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之中一个全方位的视野,从科学、心理、灵性及宗教传统的整合,提出心理学的新范式。

——吕旭亚

投诉 超越自我之道的创作者 · · · · · · 胡因梦 胡因梦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主编简介:

罗杰·沃什( Roger Walsh)

美国加州大学精神医学、哲学及人类学博士,著作与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态学、心理学、哲学及宗教等。曾获得超过二十项国内外相关奖项。已有三十多年的丰富灵修经验。

法兰西斯·方恩(Frances Vaughan)

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医学博士,“超个人经验研究计划”创立理事,曾任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协会会长。曾著有《劳伦斯传》(The Prince of Our Disorder:the life of T. E. Lawrence)及《内在之弧:心理与灵性治疗》(The Inward Arc:Healing in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uality)等书,前者曾获普利策奖。

胡因梦,台湾著名演员、作家与译者,现从事身心灵的整合研究与治疗。近二十年来,引介了多位心灵导师至华人世界,著有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译有《平常禅》、《克里希那穆提传》、《生命之书》、《恩宠与勇气》、《转逆境为喜悦》、《无可摧毁的纯真》、《耶稣也说禅》等书。

易之新,私人执业医师,文字工作者。译有多部身心灵图书,如《踏上心灵幽径》、《懂得爱》、《叔本华的治疗》、《疾病的希望》、《心理治疗入门》、《存在心理治疗》、《当下觉醒》等。

目录 · · · · · · 推荐序 超个人运动的发展/李安德 前言 超越自我之道 导论 超个人学的视野

Part1 超个人经验的种类 第一篇 意识之谜 第一章 心理学、实相与意识/丹尼尔·戈尔曼 第二章 长青心理学:意识光谱/肯恩·威尔伯 第三章 意识的系统论/查尔斯·塔特 第四章 超常意识状态的类比与图解/罗杰·沃什

第二篇 超个人的捷径:静坐 第五章 开悟的七项要素/杰克·康菲尔德 第六章 静坐研究:艺术的状态/罗杰·沃什 第七章 即使最好的静坐者也有旧时的伤口需要疗愈:静坐与心理治疗的结合/杰克·康菲尔德 第三篇 清明梦 第八章 清明梦的益处/朱蒂丝·玛拉穆德 第九章 学做清明梦/赖贝吉 第十章 超越清明:走向纯粹的意识/杰尼·盖肯巴赫&珍·波士维德 第十一章 持续的意识/奥罗宾多 第十二章 从清明到开悟:西藏的梦行瑜伽/赖贝吉 第四篇 心灵展现者:迷幻药的意含 第十三章 药物有没有宗教的意含?/休斯顿·史密斯 第十四章 形形色色的意识状态:笑气的观察/威廉·詹姆斯 第十五章 人类潜意识的范畴:LSD研究的观察/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Part2 更进一层的发展 第五篇 发展的超个人面向 第十六章 超个人发展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十七章 成为重要之人和无我之人:精神分析与宗教/约翰·英格勒 第十八章 无我之种种/马克·艾普斯坦 第十九章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肯恩·威尔伯 第六篇 道路上的问题:临床关怀 第二十章 灵性急症:超个人危机的认识与治疗/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二十一章 成瘾是灵性急症/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二十二章 开悟大师的阴影/乔格·富尔斯坦 第二十三章 病理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七篇 追寻完整:超个人治疗 第二十四章 治疗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二十五章 疗愈与完整:超个人心理治疗/法兰西斯·方恩 第二十六章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假设/布莱恩·维亭 第二十七章 完整的做法:身·心·灵/麦克·墨菲 Part3 基础与应用 第八篇 科学、技术与超越 第二十八章 不同状态产生的不同观点/戈登·葛罗布斯 第二十九章 眼对眼:科学与超个人心理学/肯恩·威尔伯 第三十章 科学与神秘主义/佛瑞杰夫·卡普拉 第三十一章 超个人人类学/杰里斯·拉夫林等 第三十二章 濒死经验/肯尼斯·兰恩 第九篇 超越的哲学 第三十三章 超个人世界观:历史和哲学的反思/罗勒·麦德默特 第三十四章 长青哲学/阿道斯·赫胥黎 第三十五章 大存有链/肯恩·威尔伯 第三十六章 隐藏的智慧/罗杰·沃许 第十篇 照顾我们的世界:服务和永续 第三十七章 慈悲:微妙的平衡/兰姆·达斯 第三十八章 有意识的爱/约翰·威尔伍德 第三十九章 超个人生态学/沃维克·福克斯 第四十章 深度生态学:重视大自然/比尔·戴维尔&乔治·赛逊斯 第四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转化之道/杜安·艾尔金 第四十二章 超个人经验与全球危机/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四十三章 内心的曼哈顿计划/彼得·罗素 第十一篇 放眼未来 第四十四章 未来数十年的超越自我之路/肯恩·威尔伯 第四十五章 意识的探险/罗杰·沃什&法兰西斯·方恩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超越自我之道"试读 · · · · · · 一天晚上,我与家人到邻近的电影院看电影。午夜场散场后,我们走在电影院后面的小巷,发现巷弄里聚集了一小群人,在一楼公寓的门口。我瞥见里面有一个神坛,坛前坐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个乩童正挥舞着手中的符,在她身旁作法。我一时兴起,带着看热闹的心情,往门口更靠近些。这时,乩童右手的符已经点燃了火,他在妇人脸上挥舞着,不时逼到她的眉心;左手食指指向天空,口中喃喃念着,妇人...

覺醒風

作者: John Welwood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副标题: 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 译者: 鄧伯宸 出版年: 20090910 页数: 384 定价: 台幣450 ISBN: 9789866782664 豆瓣评分 9.8 20人评价 5星65.0% 4星20.0% 3星10.0% 2星5.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東方與西方的靈性傳統,有如呼吸之吐與納。東方強調放掉形式、個別差異與過去,有如把氣吐掉;西方強調抓取形式、個人與人為的經驗,有如將氣吸入。

東方的禪修傳統要如何與西方的心理治療共冶一爐,帶來新的覺醒?資深心理治療師約翰.威爾伍德提供了獨到的見解。同時解答了下列問題:

──東方的靈性修行在心理健康方面,能夠帶給人什麼樣的啟發?

──追求靈性的了悟對個人的自我會帶來什麼挑戰,並因而產生哪些問題?

──若將心理學的工作置於靈性的脈絡中,能夠提供新的方向嗎?

──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愛與情欲如何成為人的轉化之鑰?

本書內容既豐富又具啟發性,帶給人很深的洞見。無論你是心理學領域的人,或是靈性的求道者,這本書都能帶給你許多轉化。──《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威爾伍德在本書中有他的獨到的見解。對於偶爾被陰影蒙蔽的人性,他總是充滿好奇與慈悲,但也不會悖離他非二元的靈性觀點。──《超個人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灵性的觉醒:

作者: [美国] 肯·威尔伯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副标题: 肯·威尔伯整合式灵修之道 译者: 金凡 出版年: 2015-7-1 页数: 324 定价: 46.90 装帧: 平装 丛书: 肯·威尔伯整合系列 ISBN: 9787505997233 豆瓣评分 9.2 91人评价 5星53.8% 4星29.7% 3星12.1% 2星0.0% 1星4.4%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灵性的觉醒:的创作者 · · · · · · [美国] 肯·威尔伯 肯·威尔伯 作者

目录 · · · · · · 序言:整合式方法 第一章整合式方法多元论 第二章意识阶段 第三章意识状态 第四章状态和阶段 第五章婴儿潮及其他 第六章阴影和被否定的自我 第七章名叫“我们”的奇迹 第八章极其明显的世界 第九章传送带 第十章整合式生活练习 附录Ⅰ从存在巨链到后现代的三个简单步骤 附录Ⅱ整合式后形而上学 附录Ⅲ所予神话继续存在……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肯·威尔伯整合系列(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整合心理学-人类意识进化全景图》 。

万法简史

作者: 肯·威尔伯 Ken Wilber 出版社: 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译者: 廖世德 出版年: 2005 定价: NT52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9867574527 豆瓣评分 8.7 308人评价 5星60.7% 4星24.0% 3星9.1% 2星2.9% 1星3.2%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被誉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是后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家,本书堪称后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气魄宏大,内容丰富,观点既融合了东西方在该领域该学科中研究的精华,又贯穿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不凡见解。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娓娓道来,对我们人生的重大问题。对我们面临的困惑和不安给予了富有创见的解释。这些问题包括男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环境的持续破坏、差异性和多元化、受压抑的记忆以及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地位.等等。